孝義作為依托煤焦迅速發展的資源型城市、山西的“全國百強縣”,目前走出了一條城鎮化的“梧桐模式”。9月23日,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的記者們搭乘著造型獨特的“觀光小火車”游覽了孝義市梧桐新區、下柵新區,感受特色城鎮化建設帶來的魅力。
孝義市梧桐新區、下柵新區“觀光小火車”
梧桐鎮位于孝義東部平川地區,背倚呂梁、面俯汾河,南與介休市接壤,被譽為“呂梁的南大門”。鎮域總面積35.8平方公里,總人口3萬人,轄20個行政村。境內公路、鐵路縱橫交錯,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四通八達,水資源相對豐富,梧桐山藥、曹村豆腐和尉屯大蒜享譽勝溪大地。
梧桐新區全貌
乘“小火車”穿梭于街道間,鱗次櫛比的高樓,煥然一新的公園,商賈云集的市場,讓人仿佛置身于都市。高樓兩旁樹影婆娑、綠意盎然,亭臺樓閣點綴其間,假山瀑布錯落有致,湖泊溪流相映成趣,展現出萬物蔥蘢、生機勃勃的景象。然而,在這樣的景象背后,梧桐新區卻有著鳳凰涅槃的經歷。
依托豐富的煤炭資源,上世紀90年代起,孝義市的鄉鎮焦化企業迅猛發展起來,它們帶來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污染。2006年,孝義市收到了環保部發放的區域限批的全國首張環保“黃牌”,而梧桐鎮正是一個污染重災區。
為方便老年居民,新區建設了老年公寓
面對如此大的打擊,梧桐鎮黨委、政府以“還老百姓一個綠水青山”為目標,緊緊抓住國家“建制鎮示范試點”政策機遇,積極探索“以鎮帶鄉、鄉村聯動、一體發展”的體制機制。抓住梧桐鎮的產業特色、鎮村規模、環境容量和人文歷史等生產要素,在汲取發達地區成功經驗基礎上把梧桐、下柵“一鎮一鄉”100平方公里的區域作為一個整體,開啟了城鄉統籌發展的嶄新時代。
下柵新區高樓聳立、道路兩旁樹木蔥郁
一邊是梧桐新區、一邊是企業、工業園區,這些都為新區居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帶來了收入。據介紹,在新區規劃之初,考慮到人口集聚帶來的商業效應,居民區周邊布置了適量的商業店鋪,為新區居民創造了租賃或者經營店鋪的收入。村莊整體搬遷騰出大量土地,集中供給園區使用,不僅節約了土地,還給村集體帶來了可觀的土地收益。
參觀完孝義梧桐、下柵新區,陜西新聞網記者任虎鵬感慨道:“置身其中,還以為是哪個城市的新區。規劃和設計都具有超前意識,城鎮化不是簡單的蓋樓,而是要從整體上建設城市化的社區。梧桐新區完全是按照城市架構來規劃建設,配套的中小學、養老院、商業區等真正體現城鎮化的內涵所在。城為人建,才能因人而興。”
山西新聞網記者 馮耿姝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