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他的黨齡與共和國同齡;
他出自著名的英雄旅——“臨汾旅”;
他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失去了一條腿,卻從未提過要求;
他今年已經94歲,村里每月一次的主題黨日活動,他一次不落……
他叫劉澤祖,是堯都區堯廟鎮杜村人。他說:“初心和使命,就是我入黨時說過的,‘把生命都交給黨,聽黨話、跟黨走’!”
懷念英雄的“臨汾旅”
“‘臨汾旅’是我的‘救命旅’,如果不是‘臨汾旅’,我的命早就沒了,這輩子也沒什么值得回憶的了!”1947年11月,21歲的劉澤祖在村里干活時被國民黨軍隊強行抓去,第二年7月,他被安排干活時讓炮彈炸倒的土墻砸倒,身受重傷。他說,是晉冀魯豫野戰軍8縱23旅救助了他,就這樣他正式參軍,成為這個剛剛被中央軍委命名為“臨汾旅”的一名士兵。
在隨后的幾年里,“臨汾旅”先后參加了解放太原、解放西北、解放西南、解放成都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戰役,直到全國解放。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在“臨汾旅”的那段歲月仍然浮現在劉澤祖的腦海里。在他家最顯眼的墻上,掛著與“臨汾旅”有關的紀念照。他指著一張照片動情地說:“都是后代了,就剩我們兩個老兵了!”照片中,幾十位中年男女圍著劉澤祖和一位來自濟南的老兵,儼然一幅溫馨的家庭照。紅色橫幅上,“臨汾旅子弟一家親”的字樣格外溫暖親切。這是今年4月24日,劉澤祖受邀參加“解放太原戰役70周年”紀念活動時拍攝的。那天,作為老兵前輩,他在小女兒陪同下與“臨汾旅”后代,一同前往太原牛駝寨烈士陵園參加了莊嚴隆重的祭奠活動。
劉澤祖說:“見到當年戰友的后代,好像又回到了年輕的時候。徐向前元帥之子徐小巖的發言,讓我想起了戰火紛飛的歲月,非常懷念元帥和‘臨汾旅’的戰友,特別是那些為革命犧牲的戰友,他們沒有看到今天的好日子,他們是英雄,我忘不了他們!”
入黨誓言永刻心間
1949年1月,劉澤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說,入黨宣誓時,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神圣感,自己的聲音堅定有力,特別是那句“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在心里扎下了根。
1951年,劉澤祖跟隨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他說,作為事務長,完全可以選擇不上前線,但黨旗前的宣誓總在提醒他必須到最危險的地方參加戰斗,才不愧是一名共產黨員。“在朝鮮戰場上和美軍較量,炮彈像刮風一樣在耳邊呼嘯,但是我們沒有產生過害怕的念頭,腦子里只有‘勝利’兩個字。只要活著,就不低頭!”
經歷了五次艱苦卓絕的戰役,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收尾階段。就在各方談判停火期間,美軍出爾反爾,向我軍發起猛攻。劉澤祖和戰友們浴血奮戰、英勇斗爭,不幸右腿被炮彈彈片擊中,但他依然匍匐前進,掩護戰友繼續前進。最后,他被戰友強行背進防空洞。隨后,劉澤祖被轉移回國,在東北進行治療,為了保住性命,右腿被截肢。“很遺憾沒有堅持到勝利就提前離開了戰場,許多戰友犧牲在朝鮮戰場,但我們贏得了朝鮮人民的友誼,也給了美軍致命的打擊。”
一生保持黨員本色
1956年4月,劉澤祖要求復員返鄉。他說:“我文化水平低,不能在部隊里閑著,回家務農自力更生,心里更踏實。”從此,劉澤祖把身上的大傷小傷藏起來,回到杜村投身農村建設。
幾十年來,晚輩們總是摸著劉澤祖的腿,讓他講戰場上的故事,崇拜地叫他“英雄爺爺”。他總是說,那些犧牲了的戰友才是英雄。各級黨政部門領導干部每年都會上門看望劉澤祖,問他有沒有啥要求。劉澤祖總是說:“什么要求都沒有,黨的政策這么好,就算有什么困難,我自己也能解決!”
每月15日,人們總能看到劉澤祖身著正裝,佩戴黨徽,騎著自行車穩穩地進入杜村黨支部委員會的院子。已經94歲高齡、右腿傷殘的他,依然堅持按時參加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風雨無阻,一次不落。他說,主題黨日活動不是開一次會這么簡單,佩戴黨徽的榮譽感,表明的是身份;身著正裝的儀式感,是一身正氣;奏唱國歌的自豪感,是對國家的深情。黨員就要有黨員的樣子,啥時候黨性都不能變!
如今,劉澤祖和93歲的老伴過著簡單質樸的生活,他說:“我到老都是一名黨員,幫助他人,自力更生,不影響兒女們工作,更不需要組織擔心,現在的生活我很滿足。”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堯都區以劉澤祖老人為表率,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先進典型教育,號召全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向老英雄學習,永葆對黨忠誠的政治本色。
記者 衛博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