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這是自動加溫器,溫度低時就會自動運行,保證棚內溫度不低于15度。”近日,堯都區南孫村村民張香梅在無花果大棚內邊忙活邊對記者說:“瞧,那個設備是激光植物生長燈,棚內光線弱時,它就會自動發光,可縮短植物生長周期和果實成熟周期,提高果實甜度、光澤度等。”
隨后,張香梅走出大棚,熟練地按下電鈕,只見隨著滑輪的轉動,卷在兩個大棚頂端的保溫層徐徐落下,將大棚完全遮住,為棚內的無花果樹苗擋風御寒。這是碧豐霖無花果基地發展智創農業的一個縮影。
該基地位于堯都區賈得鄉石村,占地300余畝,是我省首家四季無花果規模化示范園。
今年四十多歲的孫海峰搞過多種經營,在多個行業均有建樹。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及對國家產業政策的了解,他重新選擇了事業方向。2013年底,站在賈得鄉這塊熟悉又深愛著的土地上,孫海峰有了新的想法:發展特色農業,帶動鄉親們增收致富,讓大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懷著這樣的想法,孫海峰經過多方考察,先后從省內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引進了軟棗獼猴桃、紅肉蘋果、四季梨、無花果等6種特色果樹品種。然而,他當時最為看好、投入最多的軟棗獼猴桃卻因氣候等原因,最終沒有種植成功。正當他心灰意冷時,卻發現平時不受重視的無花果長勢繁茂,已經結出果實,這讓他重新燃起了斗志。
隨著對無花果的關注,孫海峰進一步了解到,無花果具有健胃清腸、消腫解毒、降血脂血壓等食療藥用功效,深受市場青睞,這進一步堅定了他發展特色農業的信心。2015年3月,孫海峰開始大規模種植無花果,開創了山西首家、臨汾市唯一一家百畝無花果種植基地,成立了臨汾市碧豐霖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發展特色農業,必須要有現代科技的“加持”。經多方考察,孫海峰與山西農業大學、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山西省農科院等單位開展技術合作,建立了“產學研”示范基地,先后從省內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引進多種無花果品種。7年來,孫海峰潛心鉆研,逐漸從一個農藝“小白”成長為技術“大拿”。
隨著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孫海峰雇用了周邊村莊60余名村民進行修剪枝葉、管理苗木、打理大棚、采摘果實以及裝箱配貨等工作。56歲的南孫村村民晉彩云高興地說:“在平常的工作中,我們能夠根據農時及無花果的長勢,自由調整上班時間,這樣既照顧了家里,又學到了技術、增加了收入。如今,每年能夠增收兩萬多元,日子越過越有勁頭了!”
在創業的過程中,孫海峰堅信,品質是產業發展的立身之本。為了讓顧客吃到安全可口無公害的無花果,他嚴格要求基地科學管理、規范操作、物理防蟲、不打農藥……確保產品無污染、口感好、有營養。此外,從2019年后半年開始,孫海峰與高校合作,通過進一步研究,逐步實現了基地由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數字農業轉變。
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建成標準化示范種植基地300余畝,基本可實現四季結果,不僅填補了我省無花果栽培的空白,還進行了無花果精深加工及功能食品的開發研究,并注冊了碧豐霖商標品牌,通過了農產品無公害認證、國家食品綠色認證,成功申報國家專利10余項……
隨著碧豐霖無花果基地的不斷發展壯大,周邊縣的眾多農戶先后前來向孫海峰“取經”,學習先進技術。
談及未來,孫海峰信心滿滿:“我們將逐步建設數字智能化監測采集操作控制系統、生物育種實驗室、智慧型營銷管理系統,打造無花果智創農業文化園,為企業發展、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的翅膀,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記者 韓曉芳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