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慶假期,不少人因為“小西天”,第一次認識隰縣。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山區農業縣”,一度因游戲《黑神話:悟空》爆火,又在國慶假期初期被游客高喊“差評”引發關注。
被流量砸中的“小西天”
今年8月,國產3A單機游戲《黑神話:悟空》火遍海內外,游戲中的很多場景,如古剎、古塔、牌樓、石窟、石刻、雕塑等,大多取材于真實的中國古建筑。
其中,“既見未來,為何不拜”的名場面,正是取景于山西臨汾隰縣小西天。
山西隰縣小西天景區以精美絕倫的懸塑藝術聞名遐邇。
小西天景區的大雄寶殿內,1900多尊層層疊疊的彩塑作品,從最大的3米到最小的拇指大小,每一尊都精雕細琢,栩栩如生,經歷近四百年仍完整如新,被譽為“中國懸塑藝術博物館”。
同時,隰縣是玉露香梨的原產地。這種梨堪稱“中國梨王”,一口咬下去,口感酥脆,鮮甜的梨汁在嘴中炸開,每年中秋節前后,正是玉露香梨的采摘期。
導游供不應求,景點辦起培訓班
隰縣,常住人口只有9萬多人。小西天景區面積并不大,核心景點大雄寶殿僅有169.6平方米。
小小的一座寶殿,每天都能吸引數千人前來參觀,高峰時甚至達到上萬人。游客量激增,也給這個突然爆火的小縣城帶來了考驗。
比如,景區負責講解的導游數量沒辦法一下子增多,原本的12名導游遠遠不夠。如何迅速解決導游不足的問題?
當地決定組織一個夜間導游培訓班。
小西天景區導游郭穎在一個多月前,還是一位教育部門的實習人員。此后,她報名參加了培訓班,和她一同報名的還有幾十名來自不同行業的人。經過初步培訓,他們成為實習導游,白天工作,下班就來培訓班學習。
經過考核,有20個人從夜間導游培訓班順利畢業,成功上崗。他們從實習導游進階成普通導游,同時向著金牌導游努力。
在國慶期間,郭穎帶上游客、爬上山梯、穿過庭院,站在明清時期精美懸塑藝術的腳下,熟練地為游客們講解著小西天懸塑作品的精美工藝、歷史文化和匠心傳承。
隰縣副縣長呂學惠說:“我們增加了停車場,停車位由原來的100個增加到現在的將近500個。全縣組織了300名志愿者,分別在景區的出口、入口、大殿處輪流值守,為游客提供引導服務。”
被喊“差評”后狂寵游客
國慶假期,小西天景區持續爆火,每天要接待上萬名游客。10月2日,小西天景區接待游客突破1.6萬人,部分游客因排隊太久高喊“差評”。
之后,小西天景區和隰縣文旅局向游客致歉,當地舉全縣之力接待游客。副縣長現場唱歌、公安局長現場解惑、文旅局長“出馬”扮演唐僧,迎接八方游客。
10月3日,隰縣文化和旅游局發出《再致小西天廣大天命人的一封信》,信中說“隰縣是山區農業縣,正在努力轉型旅游城”。
游客和網友也看到隰縣應對游客量的切實舉措:10月3日起,隰縣小西天景區開始實行線上預約進園,每天接待游客上限為10000人;當地重新規劃單循環參觀路線,增設臨時停車場和免費擺渡車,還增加導游人員、組織300多名志愿者應對此次旅游高峰;在游客來隰縣的第一站——隰縣北高速路口,該縣交通運輸局和相關鄉鎮設立便民服務站,提供咨詢和引導服務,并免費贈送當地特產玉露香梨。
10月7日,隰縣小西天景區再發文推出“誠意大禮包” :“即日起至年底,凡今年中秋、國慶假期來小西天游覽過的朋友,可憑借購票憑證,免門票再次進入景區參觀游覽。”
這些舉動不僅挽回了游客的心,也讓隰縣小西天的口碑逆轉。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小西天景區共接待游客91722人,同比增長335%。而去年小西天全年的游客接待量僅為13.36萬人次。
不少網友點贊隰縣的暖心舉動:“真誠永遠是最能打動人的。”
(原載10月13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