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定不移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統籌推進中心城市、大縣城、特色城鎮、美麗鄉村建設。通過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讓群眾共享城鄉融合發展成果。近日,本報記者采訪了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李芹。
記者:城鄉融合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如何理解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把“堅定不移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作為未來五年工作的重點之一進行部署?
李芹:現階段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既是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關鍵所在,又是貫通城市現代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方向,也是拓展新階段城鄉發展空間的強大動力,更是保障城鄉居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的客觀要求。今年報告把“堅定不移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作為一項戰略性工作單列部署,體現了三個方面的重大要求,一是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的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長期歷史任務。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中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作了全面規劃。2021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對統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推動城鄉融合提出了具體要求。按照中央的要求和戰略部署,我省十四五規劃對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做了進一步規劃和明確要求。二是貫徹落實市委戰略部署的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和要求,尤其是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的戰略部署和要求,市委立足臨汾實際對城鄉融合工作作出了明確的戰略部署和安排。三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推動我市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要求。我市是農業大市,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為實現共同富裕打下扎實基礎。
記者:未來五年,報告在推動我市城鄉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具體戰略部署?
李芹:一是高質量推動中心城市建設。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經濟的中心,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樞紐和引擎,對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和共同繁榮具有重要的引領、輻射和集散作用,尤其當前在“雙城”建設中,中心城市的戰略地位就更為突出和重要。報告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路提出中心城市要提升首位度和吸引力,突出高品質建設、高品質生活,大力推進城市“雙修”和城市更新,就是要做到在補齊發展短板中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競爭力,形成對周邊地區的強大輻射帶動作用。二是高質量推動大縣城建設。大縣城及城鎮是我國城鄉關系的重要紐帶。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推進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是我國十四五規劃提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報告提出要高質量推動大縣城建設,突出產業穩定、服務均衡,大力發展加工產業、生活性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推動教育、醫療、文化、體育、養老、保險等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向縣城傾斜,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促進更多農村人口向縣城集中,實現就地城鎮化,就是要全力提升縣城在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動力源和增長極地位作用,以此來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三是高質量推動特色鄉鎮建設。特色鄉鎮是城鄉融合的重要著力點和支撐點,通過建設特而強、聚而合、精而美、活而新的特色鄉鎮,把鄉村優美環境、人文風俗、歷史文化、特色資源等,在空間上進行集中和聚集,從而實現單向城市化到城鄉融合的轉變,加速人口資本土地在城鄉之間合理配置,形成城鎮、鄉、村三者的功能合理分工,優化城鄉空間布局,助推城鄉區域發展一體化。報告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路進行部署安排,強調建設一批富有地域特質、充滿發展活力的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使之成為產業轉型升級、輻射帶動農村發展的新載體。
我們要看到,報告對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是沿著中心城市、大縣城、鄉鎮和鄉村統籌建設的路線部署的,但內容不僅是中心城市、大縣城、鄉鎮和鄉村建設,還包含了城鄉關系的方方面面,且針對中心城市、大縣城、鄉鎮和鄉村在城鄉融合發展中的不同功能做出了不同的部署安排。總體上來講,就是要走出一條城市和農村攜手并進、互利共贏的新路,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共享成果的共生道路。
記者:按照報告部署,今年如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李芹:報告對今年如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政策措施科學詳實,操作性非常強,總體上指出要聚焦城鄉統籌,并突出強調以樣板化建設為引領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并從三個方面對如何建設高質量發展宜居樣板提出具體要求。一是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報告明確指出,加快構建三大體系和健全一個機制,即加快構建高效便捷的立體交通體系、功能完善的區域服務體系、產城融合的生產生活體系和健全完善智慧化精細化內涵式管理機制。黨的十九大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市政府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按照市委戰略部署,超前思維、超前部署,持續加大投資力度,在城鄉融合發展上已經取得顯著成就。例如在城市建設上,拓寬改造了鼓樓南北街、解放路,投資建設了鼓樓西街立交橋、解放路立交橋、澇洰河兩座大橋等,“核心內環、快速中環”框架基本形成;再如實施靚城提質“三大行動”,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示范街10余條,建成口袋公園、街頭游園35座,城市的顏值、氣質、價值不斷攀升;未來隨著三大體系和一個機制建設的扎實推進,我市城區會更加美好,對周邊區域的吸納和帶動能力會更加強勁。二是統籌縣城和鄉村建設。報告從大縣城和鄉村建設的總體布局到內涵式發展都做出了明確要求,提出今年要率先做好樣板化建設,健全和優化縣城功能,持續拉大縣城框架,帶動周邊農村地區加快發展。近年來按照三大板塊空間布局,市政府全力優化產業布局,全力加快城鄉產業發展。沿黃板塊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現代農業,沿汾板塊大力發展高端工業、高端農業和高端服務業,沿太岳板塊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縣域產業結構得到快速優化和發展,縣城建設取得明顯成就。隨著未來進一步發展,大縣城建設將會取得更大成就;在鄉村建設方面,近年來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立足我市實際,市政府持續加大鄉鎮和鄉村建設力度,已經取得明顯成效。例如鄉村建設,創建省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164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1%。未來隨著報告部署的逐步實施,鄉鎮和鄉村會建設得更加美好。三是健全完善基礎設施。城鄉一體化和均等化的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是保障生活便利,實現生活現代化的基本物質條件,也是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根本要求。報告對健全完善基礎設施做出了具體部署安排,力度大,舉措實。
總之,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我們要深刻理解報告“一盤棋”謀劃、一體化推進,加快構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體系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做好統一規劃、全面部署,全方位高質量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本報記者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