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加快推進、法治保障高質量發展切實有力、維護安全穩定水平顯著提升、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深化……
2023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政法委的堅強領導下,扛牢使命,爭先進位,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突破,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有力統籌協調 推動法治建設
夯實法治建設基礎。過去一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履職盡責,統籌推動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落地見效;細化市縣法治建設規范化建設舉措,進一步充實了縣(市、區)工作力量,建立健全了鄉鎮法治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推動“一規劃兩綱要”在我市貫徹落實。扎實開展“一規劃兩綱要”實施方案貫徹落實情況中期評估,組織各級各部門根據方案進行自查自評并形成全市評估報告,制定了貫徹落實的行動計劃,加大宣傳力度,推出了“帶你學習一規劃兩綱要”直播節目;組織各級各部門報送并公開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制度落地落實;扎實開展全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創建活動,廣泛組織開展自查自評和示范創建,通過審查和匯報答辯,我市侯馬和曲沃兩個項目被評為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數量在全省居于前列。
提升督察質效。高質量推進中央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制定整改方案,針對中央依法治國辦反饋的問題,逐項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全部整改銷號;開展2023年度全面依法治市督察工作,組織全市75家市直部門和17個縣(市、區)開展自查,以書面形式對全市法治建設工作開展督察;開展了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活動,全市共整改完成問題46個;持續深化“督考一體”“會議述法”工作模式,組織召開了全市2023年度專題述法會議,開展述法測評,將述法與督察結果作為法治考核的重要依據;把法治建設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體系,印發考核辦法,細化考核指標,對各級各部門認真開展了2023年度法治建設工作專項考核。
強化法治保障 服務全市大局
推動立法工作有序進行。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全面貫徹實施新修改的立法法,圍繞黨委、政府工作大局,共征集《臨汾市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條例》等4項立法建議項目;完善了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機制,對《臨汾市婦女發展“十四五”規劃》等44件重大行政決策和《臨汾市招商引資項目跨區域合作實施辦法》等3件行政規范性文件進行了合法性審核;開展了行政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對涉及營商環境領域、黃河流域保護、產權保護三方面的行政規范性文件進行了全面系統清理。
行政執法水平持續提高。組織全市行政執法(監督)人員開展分類分層次培訓,提升了執法能力和監督能力;深化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全面規范執法隊伍和執法行為,建立健全執法制度和運行機制,提升執法能力和水平,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切實增強鄉鎮街道行政執法能力;組織開展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專項監督和綜合行政執法領域案卷評查,推動解決法律法規貫徹落實、違法行為立案查處等五個方面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強化復議監督,開展行政復議質量提升年活動,暢通行政復議渠道,規范調解程序和審理工作,開展案卷評查,舉辦業務培訓,提升行政復議辦案質量,全市共受理復議案件422件,共直接辦理或協調辦理行政應訴271件,倒逼行政機關提高執法水平。
法律服務有效供給不斷強化。持續開展“萬所聯萬會”“律師助企冬季行動”,組建71家法律服務團隊,深入200余家企業提供法律服務;積極探索互聯網公證仲裁服務,平陽公證處、侯馬市公證處被司法部列入海外遠程視頻公證試點,新成立了市級億眾民商事調解中心、知識產權糾紛調委會、價格爭議糾紛調委會,全市各類行專調解組織化解矛盾糾紛2563件。探索道路交通事故糾紛處理“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新模式,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設立工作站,將法律咨詢、普法宣傳、人民調解、公證、司法鑒定、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引入道路交通事故處置工作,協助辦理道路交通事故糾紛1883件。
助力平安建設 維護安全穩定
應急處突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定期召開安全生產、社區矯正、安置幫教風險隱患分析研判會,加強對風險隱患的防范化解;建立健全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暢通市縣應急指揮渠道。
社區矯正領域工作不斷加強。充分發揮社區矯正委員會統籌協調作用,與法院、檢察院等單位加強銜接溝通,配合開展檢察院法律監督和社區矯正巡回檢察工作,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探索建立了未成年社矯對象“司法所+專門機構,心理矯治+精準幫扶”臨汾模式。
積極維護社會大局穩定。開展“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化解基層矛盾糾紛 助力轉型發展”專項行動和“調解進基層”專項活動,完善調解組織網絡,加強調解隊伍建設,健全調解工作機制,提升調解工作質效,及時有效化解了矛盾糾紛;著力推進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共打造“楓橋式”司法所34個,更好地發揮了司法所在服務基層治理中的基礎性作用。嚴格落實安置幫教對象銜接、救助幫扶、安置各項舉措,開展摸底排查、信息核查,嚴格執行重點對象必接必送制度,開展教育救助,建立安置幫教基地19家。
踐行為民宗旨 增加法律供給
公共法律服務更加優質。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進一步優化法律服務資源配置,把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納入鄉村振興“大盤子”,通過“公證鑒定進鄉村”“一村一法律顧問”等活動,推動優質法律服務資源向農村輻射;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設、法律援助專項活動扎實開展,法律援助經濟困難狀況告知承諾制全面規范實施,全市受理告知承諾法律援助案件65件。
惠民工程社會知曉率和群眾首選率有效提升。堅持“免費法律咨詢和特殊群體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提質增效,建立健全制度機制,在全市扎實開展服務環境、制度規范、服務效能、隊伍素質、社會影響力五大提升行動,全年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咨詢49474人次,滿意度100%;受理特殊群體法律援助案件1187件,辦結1045件;全省“免費法律咨詢和特殊群體法律援助惠民工程”現場觀摩會在我市召開。
普法針對性和實效性得到提高。扎實推進“八五”普法規劃全面實施,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開展了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等活動,壓實各單位普法責任;認真組織開展全市“八五”普法中期評估,對部分學校、企業、行政村、社區開展了實地核查,進一步推動“八五”普法各項目標任務落實落細;迎接省“八五”普法中期評估組來臨評估,全市“八五”普法工作受到了省評估組的充分肯定;開展了“普法輕騎兵 憲法伴我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集中宣傳活動,指導推動各行業各部門利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集中宣傳活動,線下開展集中宣傳覆蓋2萬余人次,讓法律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養。
依法治理工作深入開展。深化依法治校,嚴格落實“法治副校長”制度,實現全市中小學法治副校長100%配備;深化依法治企,持續開展“送法入企 護航發展”主題普法宣傳活動,提升企業管理法治化水平;深化法治鄉村(社區)建設,持續強化“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健全完善法治鄉村建設指導標準,強化動態管理,持續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活動,成功推薦古縣成為首批“全國守法普法示范縣”候選,我市共創建了“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5家、“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44家,數量居全省首位。2023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統捷報頻傳:4個先進集體、8名先進個人受到省部級以上表彰。
中流擊水逐浪高,奮楫揚帆再出發。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將強化競爭意識,展現奮進姿態,全力推進我市司法行政工作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步,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臨汾篇章,實現“三個努力成為”作出新貢獻。
記者 劉文軍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