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車間緊張有序
智能光源版可調節明暗
臨汾新聞網訊 11月4日,在位于襄汾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山西芯科聯智控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科聯”)潔凈化的生產車間,工人師傅們正在明亮的燈光下聚精會神地對光源板和一體化燈頭進行組裝焊接,旁邊已經組裝完的成品碼放得整整齊齊。在生產線的另一頭,各種規格的電路板、芯片、電子元件正是承載高科技的核心零部件。這就是總投資3.2億元、年產100萬套芯片驅動LED模組項目,是襄汾縣2024年工業轉型集中投產的五大重點項目之一。
今年8月13日,襄汾縣舉行2024年工業轉型五大重點項目集中投產儀式,芯科聯年產100萬套芯片驅動LED模組一期項目正式投產。從項目簽約選址到建設投產,僅用時90天,創造了“標準化廠房+項目”的項目推進“襄汾速度”。
區域形象的“科技名片”
“依托中國科技大學雄厚的科研力量和技術優勢,芯科聯建立起了由中國科技大學博士、碩士及高級工程師等高端人才組成的核心研發團隊,專注于芯片驅動LED照明、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及大數據處理系統在智慧照明、智慧城市、智慧高速及各領域的研發、推廣和應用,涵蓋多個前沿領域,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公司綜合部部長趙彥飛向記者講解產品和服務。
芯科聯是由中國科技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院屬企業合肥賽因斯智控技術有限公司與山西中科智創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股份制公司。前期項目考察中,襄汾縣優越的營商環境、便利的交通條件、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廣大干部群眾上下一心、干事創業的熱情深深感染了考察團一行,這里的智慧城市建設理念也與公司產品研發不謀而合。
項目簽約落地后,襄汾縣委、縣政府和襄汾經濟技術開發區有關部門成立工作專班,高效協調解決標準化廠房租賃和領辦、幫辦、代辦辦理各項手續,90天的時間,高效完成了生產線搭建、主設備入場、試生產到正式投產的全過程。
該公司的高科技之處主要體現在將5G通訊技術、集成芯片技術與智慧物聯網技術相融合,在LED芯片驅動技術、物聯網智慧控制系統等領域建立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獲得了多項國家專利及軟件著作權。其研發的LED照明驅動芯片、LED芯片驅動光源填補了國內芯片驅動大功率LED照明的空白,基于芯片驅動LED照明的智慧城市云平臺管理系統及多種智慧城市末端感知及控制設備,實現智慧城市建設的突破與創新。
智能時代的“城市之光”
“這些智能路燈就像一個個智慧的守護者,它們擁有自動調節亮度的功能,根據環境光強和交通流量,靈活調整照明強度。在深夜車輛行人稀少時,自動降低亮度以節約能源;當有車輛靠近,又能迅速增亮,保障行車安全。”在芯科聯的產品展示大廳,芯科聯講解員孫愛親指著展臺上的產品,一一介紹。
大廳電子顯示屏上正密密麻麻地閃爍著襄汾縣10余公里濱河東路上的智慧路燈,“管理人員不需要外出沿路巡檢,坐在室內通過這個大屏幕,就能遠程監控路燈狀態,及時發現故障并準確定位,極大提高了維修效率,節省了人力物力,這也是我們生產的智能路燈的獨特優勢。”
如今,襄汾縣濱河東路、丁村旅游公路、陶寺遺址博物館等率先使用上了芯科聯的產品,智能路燈正以其節能、智能、多功能的特點,成為智慧城市建設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城市的發展和居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同時,芯科聯生產的教室用燈也是主打產品之一,上課、自習、考試、閱讀、書寫、作息等不同教學場景切換模式能營造更舒適的光照環境,也更節能、更安全,未來有望成為現代教室不可或缺的“明星成員”。
“項目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年產20萬套芯片驅動LED照明路燈模組及單燈控制器組裝生產線;二期擴產建設年產100萬套芯片驅動LED照明路燈模組及單燈控制器組裝生產線,并建設配套鋁散熱器及鋁材深加工基地。目前兩條生產線已搭建完成,日產光源板1000套。”趙彥飛說,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以及對智能照明、物聯網等技術需求的增加,公司將繼續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不斷推出創新產品,擴大市場份額,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科技之上的“使命擔當”
“公司落地后,招募了30名員工,大部分是襄汾縣傳統產業‘退城入山、退谷入川’后留下來的員工,再就業缺乏年齡優勢,在高科技行業又缺少專業技術,但穩定可靠,公司安排培訓兩個月后陸續上崗,都很敬業。”趙彥飛介紹。
在生產車間操作臺上,大鄧鄉范村村民柴玉英正仔細地完成線路焊接工作。“公司對我們進行了技術培訓,我也正式成了一名技術工人,每個月能賺3000多元,離家也很近。”鄧莊鎮北梁村村民張曉,來到芯科聯后也完成了從傳統行業到高科技技術工人的轉變,她表示,在家門口的企業上班,不僅能賺到錢,還能照顧到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很知足。
目前,芯科聯以其卓越的技術實力和創新精神,訂單逐步增加,客戶圈也進一步擴大。公司前景廣闊,員工也充滿信心。在丁陶大地這片古老的沃土,芯科聯正砥礪前行,以科技創新的姿態為襄汾縣乃至臨汾市加快實現“三個努力成為”強勁賦能。
記者 衛 博 王德政 郭海琪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