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南北兩側,丘陵起伏,一叢叢粉色的山桃花點綴在滿山的松柏中;阡陌間,一座座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陽光照耀在深灰色的棚頂上,折射出道道光芒。
這里是隰縣下李鄉均莊村東側的一處山谷地,一個總投資達1.5億元的包裝項目在此落地。經過“冬季行動”期間快馬加鞭的建設,該項目已經進入沖刺階段,即將竣工投產。
由隰縣良柏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投資的包裝項目專業生產瓦楞紙板、水印紙箱、膠印彩箱、彩盒、紙袋及關聯配套的包裝服務,能夠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包裝一體化解決方案。
“我們企業選擇落地隰縣,主要考慮到這里的幾大優勢:營商環境、優惠政策、產品市場、交通區位。”隰縣良柏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蒲家晏一一列舉,“隰縣政府實施的各項優惠政策,我們企業應享盡享;項目涉及到的手續審批,隰縣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給我們提供了全程幫辦、代辦的‘保姆服務’;隰縣的梨果產業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這個地方看似偏遠,但向北幾公里就是呂梁市、向南幾公里就是高速口,交通非常便利……”
走進高大寬闊的7號標準化廠房,一套長度達到165米的自動化生產線放置在中心位置。“這套生產線非常先進,生產工藝國際領先。我們把原料紙放置在紙板線上,水墨印刷、彩色印刷等幾種不同的產品能夠同時生產。”蒲家晏指著生產線介紹,這套瓦楞紙板生產線和覆面聯動線包括5層紙板線、四色印刷模切機、彩色印刷機、全自動覆膜機、燙金模切機、全自動絲印和冷燙轉移機等設備,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
5號和6號廠房則是企業的智慧物流車間,通過智能化車間物流系統和自動機械手臂碼垛、全自動捆扎、自動纏繞膜、全自動制袋等生產設備的結合,將打造出一個數控立體倉庫。
全過程數字化、智能化信息處理是這個包裝項目的最大亮點。 隰縣良柏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任琳說:“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引進ERP信息化管理系統,從合同的簽訂、BOM管控、生產工單生成、APS智能排產、物料配置、生產指令落地及進度追蹤、品質監督及驗證等各方面建立了高效、嚴格的數字化信息管理體系。”
——智能化方面,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信息互聯,采集到的設備狀態、生產數據等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智能化生產管理系統,實現生產計劃、調度、監控等功能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在可視化方面,傳感器和監測設備實時采集生產數據,以圖表、曲線、動畫等形式直觀展示,管理人員通過可視化界面能實時監控生產設備的運行狀態、生產進度、產品質量。
“今年正月初九,我們全面復工,配套軟件、管理人員、技術人才已經到位,目前正在進行生產線設備調試和廠區環境修整,今年4月底試生產,5月份投產運行。”蒲家晏介紹,項目投產后,可年產3000萬套紙箱、2000萬個紙袋,實現年產值2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00余個。
今年以來,隰縣縣委、縣政府聚焦“快、興、盼”,錨定目標、加壓奮進,持續擦亮“金牌保姆式”服務品牌,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為臨汾全面實現“三個努力成為”匯聚磅礴力量。
蒲家晏說,隰縣幫助企業拓展市場、開展人才招聘、完善要素保障,提供了各種支持。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企業先后遇到建設用電、設備運輸、交通保障等方面的困難,往往是“一個電話打出去,各個相關部門動起來”。
在設備調試的關鍵階段,電壓不穩影響到調試工作。隰縣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工作人員得知這一情況后緊急協調溝通,當天就解決了這一問題。蒲家晏感動地說:“選擇隰縣、投資隰縣是正確的。”
這個項目也實現了企業和農戶的互惠互利、雙向奔赴。“經測算,隰縣梨果產業的包裝市場產值在億元以上,我們項目投產后,能夠為隰縣廣大農戶降低包裝成本,提高經濟收益。”蒲家晏說,他們實施的包裝項目不僅是梨果產業的配套項目,同時也是一個惠農項目。
仲春時節,春光無限。這個億級“智造”項目正在進行最后的沖刺,月余之后將馬力全開投入生產,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加力。
記者 柴云祥 祁欣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