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平代表:
盤活基層醫療資源
增進老年人福祉
“今天聆聽了政府工作報告,令人鼓舞,催人奮進,內容務實,用35頁描繪了‘三個努力成為’造福百姓的施工圖?!眲Ⅺ惼秸f,“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關注老年群體,發展銀發經濟’,為鄉鎮衛生院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p>
劉麗平認為,可依托鄉鎮衛生院資源,按轄區人口,探索鄉鎮衛生院轉型,通過建立老年護理康復、老年健康管理、老年慢病管理等多形式的服務單元,加快建設縣級醫院內的康養醫養機構。作為一名醫衛系統的代表,將把此次兩會精神吃準摸透,認真傳達,一體學習、一體領會、一體落實。共謀醫院高質量發展,做強縣域大醫療,守護人民健康,讓百姓更有“醫”靠。始終以患者為中心,不斷增強為民服務能力,提升履職能力,在推進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中擔當作為。
記者 亢亞莉
梁紅云委員:
加強疾控機構建設
確保公共衛生安全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抓好‘十五分鐘就醫圈’8大項目建設。”梁紅云說,加強基層疾控機構實驗室建設,提升實驗室檢測能力,做好傳染性疾病預警和控制疫情,確保公共衛生安全勢在必行。
梁紅云建議,政府應加大對基層疾控機構實驗室的財政投入,更新實驗室設備,引進先進的檢測技術,提高檢測的精確性和效率。加強對基層疾控機構實驗室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升其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建立和完善疫情預警和應急響應機制,確保疫情信息的快速上報和有效應對。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基層疾控機構實驗室的監管和指導,定期進行質量評估和技術指導,確保實驗室管理和操作規范化、標準化。在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方面,全面推進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的深度協作,建立人才流動、交叉培訓、服務融合、信息共享等機制,增強基層疾控機構在公共衛生事件面前的應對能力,充分發揮作用,為群眾健康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記者 劉文軍
姚潤珍代表:
合理配置教師資源
提高教育事業水平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合力配置教師資源,實現教育均衡發展’。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師在這個陣地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作為教育的主要推動力量之一,教師在學生的成長和終身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姚潤珍認為,過度的壓力和負擔會削弱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創新能力,合理配備教師資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是我市提高教育事業水平的內生動力。
姚潤珍建議,通過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降低教師的工作強度和壓力,加強教學資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減輕教師的重復性勞動。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教育素養,從而增強教師的自我認知和發展意識。同時,市、縣、學校和社會各界要共同營造良好的教師工作環境和社會氛圍,讓教師們能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業中,為我市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記者 郭媛
段忠恒委員:
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保障群眾就醫需求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力保障人民健康’?;鶎俞t療衛生機構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網底,也是守護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倍沃液阏J為,應進一步完善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大醫療衛生人才引進培養力度,持續提升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更好滿足群眾多層次、多元化的健康服務需求。
段忠恒建議,爭取更多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加強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逐漸升級相關醫療設施設備,同時培訓專業技術人員對設備的使用技能。提升基層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能力,加強慢病、特病及重大疾病的篩查、普查,并深入群眾開展相關課程培訓和健康知識講座,推廣使用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實現對患者全程管理。加大對基層醫務人員培訓力度,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靈活性,全面提升預防、診斷和治療水平。推動更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鼓勵更多優秀人才到基層服務,讓廣大群眾就近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
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