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新需求新期待
——代表委員建言醫療衛生服務
李豪代表:
打造幸福鄉村衛生室
實現“家門口”就醫
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醫療衛生縣鄉一體化、整合醫療資源等新模式,基層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李豪認為,目前基礎公共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和服務質量還有待改善。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是打造幸福鄉村衛生室,實現“家門口”就醫的重要途徑。
李豪建議,加強鄉村醫生管理,選拔具備執業資格的人員,加強鄉村醫生執業和服務質量監管。實施人才培養,組織鄉村醫生參加基本理論、知識、技能等培訓,建立鄉村醫生后備人才儲備機制。優化執業環境,加強村衛生室建設,將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融入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之中。努力改善鄉村衛生室環境,完善村級衛生機構信息管理系統。
記者 郭 媛
高祥委員:
推行醫務社會工作
強化專業隊伍建設
“醫務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提供‘非醫學診斷和非臨床治療’的專業技術服務。近年來,人們對醫務社會工作的需求不斷提高,但我市醫療機構在該領域的推動力量較為分散,發展速度相對緩慢?!备呦檎J為,我市應大力推行醫務社會工作,加強醫務社工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完善醫務社工服務體系。
高祥建議,加強對醫務社工的扶持引導力度,出臺相關政策或規劃,推動醫務社工服務體系系統化、專業化、規范化。拓展醫務社會工作服務內涵,選取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作為先行試點,設立醫務社工部門和崗位,有選擇、有側重地開展相關工作,待條件成熟后再全面推廣。加大醫務社會工作的宣傳力度,吸引社會力量加入志愿醫務社工團隊,鼓勵社會資源向醫務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工作傾斜,共同推動醫務社會工作的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新需求、新期待。
記者 李 靜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