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青山依依緊相連,林網層層秀莊園,公路彎彎入鄉村,果香陣陣溢滿川。
這是一幅美好的山川秀美圖畫,時值金秋,漫步在大寧縣的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區,極目遠眺,山山峁峁染綠吐翠惹人心醉;聽水河岸畔的川道里,綠樹掩映、碩果累累,一排排蔬菜大棚,一片片誘人的莊稼和清澈碧綠的水面相互映襯。
談起這些變化,人們都說這里面既有縣委、縣政府一班人帶領全縣人民團結奮斗的成果,也飽含著農業綜合開發辦全體干部職工無私奉獻的心血和汗水。近年來,大寧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把文明創建和本職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推進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在成功創建市級文明單位之路上,注重文化引領,開展志愿服務,助推經濟發展,深受項目區農民群眾的歡迎和贊譽。
弘揚先進文化 塑造文明之魂
該辦精心培育獨具機關特色文化資源,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織全體黨員舉辦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知識競賽,開展了“講規矩,守紀律”專題討論活動和“講道德,有品行”學習會議,引導黨員干部職工自覺把文明行為貫穿于農發工作全過程,營造全員創建,文化引領的良好工作氛圍。
他們堅持每年開展“優秀公務員,文明家庭”評選活動,設立圖書閱覽室、文明活動室、榮譽室等,添置休息椅、飲水機等便民設施,擺放綠色植物,營造溫馨、整潔、舒適的服務環境,布置弘揚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的文化長廊,設置道德守禮提示牌,開設“道德講堂”,邀請教授、專家、道德模范開展道德教育宣講,引導干部職工崇德向善,開展文明餐桌行動,大力倡導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改善辦公條件、優化工作環境,調動全辦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大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在文明創建過程中得到進一步升華。
志愿服務進農村 精準扶貧贏民心
在文明創建活動中,農綜辦成立了青年黨員志愿服務隊,深入農村進行實地調研,進農戶、聽民聲、解民難,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活躍農民文化生活,他們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為包扶的精準扶貧村委云居村修建了谷坊18座、機耕路4.2公里,整修了辦公室及村委大門,配置了辦公桌椅、資料柜等辦公用品,制作了宣傳版面,安裝了遠程擴音設備,使村委辦公場所設施健全、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為解決果農們在發展蘋果產業產業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他們協調縣果樹中心技術員深入田間地頭,舉辦蘋果樹管理技術培訓,手把手地為果農傳授果樹修剪和打藥防蟲的管理技術,并給村里的果農戶群眾發放了果樹噴霧器、修剪刀、手動鋸、果樹管理手冊等實用工具,受到了人們一致贊揚。
精神文明聚合力 服務“三農”創佳績
文明創建工作為農業開發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激發了干部職工工作干勁,促進了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全面發展,他們近兩年來實施峪里溝生態綜合治理項目7900畝任務已完成全部投資,通過了省抽查和市辦的驗收,工程項目無論是機耕路、谷坊,還是水保林的存活率,受到省辦的高度評價。
產業化財政補助項目也完成全部建設任務并順利通過驗收,在項目實施中大寧縣的先審后驗的辦法在全市得到推廣。年初經過考察論證后確定的3個項目區,項目已開標正在進行公示,即將開工建設。優質生豬養殖基地建設項目申報成功,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成績來之不易,未來任重而道遠,在文明創建工作的道路上,大寧農業綜合開發辦全體干部職工將以更加澎湃的激情和干勁,以更加鏗鏘的足音邁向更加輝煌的征程。(侯耀強 楊瑛 馬秀琴)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