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8月2日,記者在市第四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一病區內看到,護士劉晶晶正在給幾位特殊的學員上課。“面部清理、梳頭、床上洗頭、足部清潔,這些看起來很簡單的護理工作,其實有嚴格的步驟,患者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像正常人那樣做個人清潔,所以才需要護理人員來幫忙。”在一間空病房內,劉晶晶結合教材,給三名學員認真講解著,學員們仔細聽講,還用手機記錄下她的標準動作,準備在休息時間加班練習。
“這批學員上個月中旬開始接受培訓,如今,35名學員已經完成了理論教育,從本月起,他們將在我們醫院接受系統的實訓教育,我們科室負責其中3名學員。”劉晶晶說,實訓科目現在已經進行了兩天,從目前情況來看,學員們非常努力,有不明白的會及時提問,看得出來,學員們對未來的護工工作十分向往。
49歲的郭縣愛是汾西縣僧念鎮僧念村的一名貧困家庭婦女。今年6月,在兒子參加完高考后,她立刻報名參加了“山西護工”技能培訓。“我們家是典型的農村家庭,我愛人在縣城打工,我除了要照顧上學的孩子外,還要伺候老人,全家的收入除了菜地收成外,主要靠我愛人打工掙錢。”郭縣愛說,全家人靠丈夫一人養活,這樣的家庭很難擺脫貧困。
其實,早在兒子上高中期間,郭縣愛就曾想在村里辦個幼兒園,但苦于資金短缺,且生源不夠,幼兒園也沒有開成樣子。“我們是貧困戶,但我們知道,人生是要有追求的,脫貧不能全靠政府,自己也要動手找出路。”郭縣愛說,今年7月初,汾西縣組織貧困家庭婦女參加“山西護工”技能培訓。當她知道這個消息后,立刻做出判斷——一定要參加這個培訓,一定要學一門手藝,出去掙錢,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家庭的生活狀況。
“以前就聽說村里的一些婦女到醫院、養老院、城里人家做護工,一個月能掙好幾千元,這可比種地強多了,我們家地不多,種菜種不出規模,想要掙錢只有出去打工。”郭縣愛年齡大了,重活干不了,細活不會干,沒有文化、沒有技術,去哪人家都不要。參加“山西護工”培訓課程,做一名掌握護工技術的人,郭縣愛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自7月中旬正式開課以來,郭縣愛一直努力學習,因為她的知識水平有限,同樣的問題需要問老師很多遍才可以掌握。為了不讓自己落后,她經常和兒子通電話,請教一些護理專業詞匯的意思。“家里人一開始不是很支持我來學習,我告訴他們,我不想坐在家里吃政府的救濟,想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現在的生活。”郭縣愛說,在她的堅持下,家人也開始理解并支持她的選擇。如今,她已經進入了實訓階段,將要面對十分復雜的學習內容,不過她有信心完成學業,順利拿上職業技能證書,靠實實在在的本事去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記者 楊全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