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市政府2023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
(2024年4月29日臨汾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
2024年4月29日,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喬飛鴻副市長所作的《臨汾市2023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
會議認為,2023年,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全面加強汾河谷地環境綜合治理,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推動重污染企業“退城入園”“退川入谷”;全面加強流域水環境治理,推動“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實施見效走在前作表率,地表水環境質量創出自國家實行斷面考核以來的最好成績,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了基礎支撐。但從當前整體形勢看,還需清醒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脆弱的生態環境仍然是制約全市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的突出短板。為進一步做好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作出如下審議意見:
一、堅定思想引領,樹立必勝信心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國家、省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總要求,堅持“各項工作邁入全省第一方陣前列”總目標不動搖,加快實現“三個努力成為”,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深度開展生態治理,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厚植綠色根基。
二、堅持目標導向,狠抓工作落實
突出重點、精準施策,以更嚴管控全力攻堅。聚焦“空氣質量‘退后十’”攻堅戰,在結構減排、工程減排、管理減排等方面齊抓共治、同步發力,圍繞產業、能源、運輸“三大結構”,深挖減排空間,大力壓減運輸排放,持續開展揚塵治理;圍繞重點行業、工業園區、環保設施“三大環節”,持續提升治污水平;圍繞重點時段、重點指標、重點領域強化“三個治理”,持續壓減污染高值。聚焦“國考斷面達優良”攻堅戰,突出抓好“一泓清水入黃河”生態保護工程實施見效,推進工業廢水深度治理、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能力提升、入河排污口監管、河湖“清四亂”等重點任務。聚焦“土壤固廢補短板”攻堅戰,扎實推進煤矸石堆場和尾礦庫環境隱患排查整治,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強化建筑垃圾管理,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和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
三、堅持依法行政,嚴格環境執法
以法治力量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運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和能力,嚴格執行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進一步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實施最嚴厲的懲處措施,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強化追責問責,對執法不嚴、選擇性執法等行為,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四、創新工作機制,匯聚共治合力
協同發力、高質統籌,切實形成污染防治的強大合力。推動公益性較強的生態環境治理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以生態環境治理提升關聯產業經營收益,以產業增值收益反哺生態環境治理投入,進一步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創新生態監管機制,依托高校、科研機構等,彌補專業技術短板,整合管理資源、提升監管效能、消除環境監管盲區,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充足智力支持;增強“節約有收益、浪費有成本”和“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的集約低碳發展意識,引導全民積極踐行簡約適度綠色的低碳生活方式,助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