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冉洪作介紹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章文君):6月29日上午,“共舞長江經濟帶——探訪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生態發展之路”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重慶長壽經開區,探訪環境風險體系和循環經濟運行模式。
長壽經開區是2010年經國務院批準由重慶(長壽)化工園區升級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綜合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冶金鋼鐵、裝備制造、電子信息五大產業。
園區利用網絡大數據,構建了天然氣化工、化工新材料、氯堿化工、鋼鐵冶金循環產業鏈及副產物循環利用系統。據重慶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長壽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冉洪介紹,“目前我們的工業固體廢物利用率已達97%。對于危化品我們還鋪設了專用管道,避免了危化品運輸車在道路行駛帶來的安全隱患。并做到實時監管。”
長壽經開區應急指揮中心
以中國石化集團四川維尼綸廠為例,記者看到,生產商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乙炔,并不斷延伸產業鏈,形成“天然氣→乙炔→醋酸乙烯→聚乙烯醇→高強高模纖維”完整產業形態,以天然氣制乙炔副產尾氣作為原料生產甲醇,甲醇能耗僅為0.23噸標煤/噸,年產能達到77萬噸。
此外,長壽經開區投資1.69億元設置應急管理中心專業從事應急管理工作。建設了集消防特勤站、環境應急監測站、醫療急救站、安全環保宣教中心、數字園區項目于一體的應急管理中心大樓,形成了公安、消防、醫療、安監、環保、應急“六位一體”的“聯值、聯訓、聯勤”機制,打造出高標準應急信息化平臺,形成完善的應急疏散系統和安全保障體系。
熱能管道走廊實時監空畫面
長壽區引進的進口消防設施
化工企業污染消防演練
消防官兵展示精準的作業能力
消防演練
責任編輯: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