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時代,新征程。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各地紛紛加快探索特色醫改之路,不斷增進群眾健康福祉。地方醫改取得哪些成績,下一步將有哪些重要規劃?新華網特別推出“醫改新進程”專欄,聚焦各地醫改新亮點。
本期作者/深圳市醫改辦主任,市衛生計生委主任 羅樂宣
深圳是國家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我們勇擔全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城市、按疾病診斷相關收付費制度改革、醫養結合等改革試點任務,近年來,我們將深化醫改與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持續推動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構建區域醫療中心+基層醫療集團兩級醫療服務體系,以羅湖醫院集團為代表的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等醫改經驗在全國推廣。深入推進醫藥衛生綜合改革,在分級診療,公立醫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財政補助機制等綜合改革,以及提高醫療保障水平、推動藥品集團化采購、建立衛生綜合監管體系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階段性成效。2018年,我們將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奮力推動全市衛生與健康事業在新時代走在前列、再創新局,加快建設健康中國先行區。
醫改是凝聚共識的過程。新時代、新使命,我們將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切實轉變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模式,努力從“以醫院為中心”轉向“以基層為重點”,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集全系統之力,著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做強社區健康服務機構、做實家庭醫生服務,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平可及、普惠全民,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醫改是讓人民更健康。我們從過去注重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轉向更加注重大健康、大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上來,努力形成“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新格局。持續實施健康服務質量提升年活動,推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從規模擴張的粗放型發展轉變到以質量效益提升和結構調整為主的內涵集約式發展上來,構建基于市民健康水平提升和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提升的整合型健康服務體系,為打造健康中國先行區提供組織保障。
醫改的關鍵在于轉變政府職能。深化醫改,提高相關行政部門的行業管理能力至關重要。我們將堅持以法治和標準引領開放,著力建立健全衛生與健康領域的法規和規劃,完善準入、監管和服務標準,加強政策引領,促進行業開放發展,動員更多的要素參與健康服務體系的建設與發展。全面推進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參與、多元共治,建立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協調、相互制衡、相互促進的治理機制,有效落實公立醫院運營管理自主權。按照“放管服”要求,進一步擴大健康服務領域的市場開放、放寬市場準入、健全行業管理制度,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醫保支持政策,鼓勵企業集團來深延展健康產業鏈,培育家庭醫生產業集團等健康產業龍頭企業或總部基地,推動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等融合。
醫改的關鍵在于加強頂層設計。我們將推動深圳經濟特區健康立法,制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社區健康服務、家庭醫生服務、公立醫院管理等管理辦法,完善以“強基層、促健康”為導向的財政補助機制、醫保支付政策,調整優化醫療服務價格,健全衛生綜合監管制度,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籌資、服務和監管實現閉環管理。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