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為有效化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洪洞縣從創優金融環境入手,當“紅娘”、搭“鵲橋”,為銀企合作構建長效對接機制,初步形成政、銀、企共同參與、經濟金融共同發展工作新格局。僅8月7日,洪洞縣銀企對接會上,洪洞工行等3家銀行分別與大槐樹尋根祭祖園等7家企業現場簽訂2.1億元的貸款協議。像這樣的銀企對接座談會及工作會議,今年已開了3次,這只是今年以來洪洞縣創優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煤炭產業從巔峰回落,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洪洞作為煤炭大縣,一樣面臨產業轉型升級的陣痛,對中小微企業而言,融資難、融資貴現象尤為突出。企業“貸款難”,銀行卻“難放款”。以上半年為例,全縣金融機構存貸比為43.2%,比全省62.4%的存貸比低19.2個百分點。企業在銀行貸不到所需資金,金融機構該放的錢放不出去。形成這一怪圈,原因何在?洪洞縣政府與金融部門聯合調查發現,不少企業頗具發展潛力,但因與金融部門缺少溝通、或管理不規范等,多種原因造成貸不到資金。銀企互動不夠,沒有建立起發揮作用的對接平臺,成為制約銀企雙贏的主要癥結。
創優融資環境,政府責無旁貸。年初,洪洞縣從強化領導入手,調整充實金融管理工作領導組成員,專門成立金融工作辦公室,確保金融振興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和規范化運轉。縣發改、經信、中小企業、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積極創造條件,為銀企雙方加強聯系、對話溝通盡力創造機會;縣國土部門加大工作力度,積極爭取用地指標,幫助企業盡快辦理土地使用證,為企業辦理抵押鋪平道路;縣國稅、地稅部門抽出資深財會人員,深入基層,規范企業財務管理,支持幫助企業步入管理正規;工商、環保、質監、安監等部門圍繞各自職能,督促指導企業進行規范化運行。縣金融管理領導組成員單位相關工作強勢推進,使企業抵押擔保落實難、企業管理不規范等制約因素得到有效改善,融資生態趨向優化,為企業貸款提供了便利條件。上半年,全縣金融機構累計放貸33.4億元,其中,中小微企業和支持“三農經濟”貸款額分別達27.2億元、20.7億元。近日,洪洞縣聯社、洪洞中行等6家金融機構與46家企業還達成12.97億元的合作意向。
圍繞進一步拓寬銀企合作路徑,洪洞縣正在建立政銀企信息共享機制、金融經濟運行形勢研判機制、銀企項目融資推介機制、金融突發事件應對處理機制等四大長效機制。定期推介、發布全縣重大基礎設施、“三農”、中小企業等建設項目及融資需求。每季度召開一次金融經濟運行形勢研判聯席會議,分析研判企業和項目貸款需求狀況,幫助企業解決融資中重點和難點問題,安排部署季度信貸重點支持方向、貸款主要投向等。深入各金融機構和企業調查了解資金供需情況,及時組織銀企項目融資推介、洽談、簽約,督促落實銀企簽約項目貸款的發放。
在做足銀企對接這篇大文章的同時,洪洞縣還注重發揮資本市場“加速器”的作用,積極創造條件,全力支持和指導縣域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眾一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主食加工指定企業之一,下設石磨面粉廠、荷葉茶廠和一家國家級蓮藕專業合作社,其“洪洞蓮藕”品牌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及無公害農產品證書。但資金短缺一直是企業發展的瓶頸。今年4月,洪洞縣招商局組織眾一公司參加“上海金融機構與臨汾企業專題對接會”。眾一公司成為全省首家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掛牌的中小企業。據了解,山西華翔集團有限公司、山西普泰發泡鋁制造有限公司、恒信昌小額貸款公司等縣域多家企業正在進行“新三板”掛牌前期運作。(孔小平 李安安)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