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10月31日(農歷十月初一),洪洞大槐樹景區祭祖廣場隆重舉辦了丙申年寒衣節祭祖大典。此次祭祖大典以“祭先祖偉績、祈萬民福澤”為主題,受到海內外眾多游客的關注。
600年來,移民先祖披荊斬棘、辛勤耕耘,使得中原大地呈現一片繁榮之象。600年來,槐鄉兒女、古槐后裔時刻不忘先祖功德,每逢除夕、清明、中元、寒衣之節,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都會舉辦隆重的祭祖大典,慰藉先祖神靈,尤其在農歷十月初一這一天,祭祖活動為先祖送了五色棉衣,庇佑后代平安吉祥。
當日上午09時55分,寒衣節祭祖大典的主祭人及陪祭人在禮儀、儀仗、通贊、執事、舞生等人的引導下,先祭拜了古大槐樹處、天地人三皇,祈福國泰民安、五谷豐登。10時10分時,在景區祭祖廣場內,祭祖大典在通贊深沉、渾厚的主持聲中正式開始。整個祭祖過程完全遵循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槐樹祭祖習俗”議程進行,經過莊嚴肅穆的迎請神主、敬香通神、典帛安神、敬獻供品、奠酒獻禮等議程之后,景區相關負責人向移民先祖敬致祝文,祈求移民先祖庇佑九州大地風調雨順、安居樂業。接下來,景區表演人員向移民先祖敬獻了精心編排的舞祭《八佾舞》、歌祭《根源》、鼓祭《威風鑼鼓》。獨具傳統特色的祭祖表演、莊嚴神圣的祭祖儀式,為來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后裔奉上一道豐盛的文化大餐,同時也將整個祭祖活動推向高潮。隨后所有人員起立,望燎謝神。丙申年寒衣節祭祖大典圓滿禮成。
據史料載,洪洞大槐樹地區是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范圍最廣的官方大移民起源地。明洪武至永樂年間,以洪洞大槐樹為移民起點,歷時50年,移民18次,遍布中國18個省、500余縣市,成就了洪洞大槐樹景區“根祖圣地、華人老家”的美譽。回家祭祖緬懷先輩成了海內外移民后裔的傳統習俗,除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主祭外,寒衣節祭祖也成了華人后裔祭祖的主要活動內容,特別是一些外地旅行社團隊提前報名,全程參加了移民18省的代表祭祖、敬香、送衣等過程,當地群眾更是全程參與并觀看了祭祖大典儀式。
現場一位叫溫紅梅的女士告訴筆者,今天她帶了兩個兒子隨團專門來參加寒衣節祭祖活動,一是讓孩子知曉歷史,二是讓孩子學會感恩,從而繼承祖先的遺志,更好地學習成長,將來服務社會。來自河北邯鄲的88歲的張大爺告訴筆者,他是跟兩個孫子一塊隨團來的,之所以來這里參加祭祖活動,就是要讓后代記住洪洞才是他們的根,記住這份不一樣的鄉愁。(張天鳴)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