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縣利眾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奇慶正在接受采訪。
臨汾新聞網訊 “多次實地考察后我們確定,吉縣這方熱土的光照、土壤、氣候條件都特別適合冬梨的生長。為此,我們打算在這里發展5000畝冬梨種植基地,并配套投資建設果蔬深加工項目,打造一個以梨產業為主的田園綜合體。”山西林盛果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張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看得出,他對此次吉縣之行的合作達成充滿期待。
7月10日,“共建誠信”三晉行暨山西精準扶貧項目推介活動走進了我市生態環境優美的吉縣,來自我省的3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優勢明顯、帶動性較強的共建引領企業帶著誠意、帶著項目、帶著市場,結合吉縣當地實際,開展了以“立足誠信建設·推進項目扶貧”為主題的誠信幫扶活動。
“企業的經營之本是誠信,只有以誠信為基礎,以守信為發展,企業才能越做越強。”省消費者協會原秘書長王鐸一語中的,為參會企業奉上了一堂生動的信用知識講座。
在誠信文化的氛圍中,來自長治市的山西林盛果業有限公司帶來了“5萬畝優質冬梨種植,訂單回收精準扶貧”的項目推介。
山西林盛果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現代農業、旅游觀光、科普教育、果蔬花卉種植銷售,以及果蔬汁飲研發、加工、銷售于一體的新型綜合農業現代化企業,也是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山西省農產品加工“513”工程“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去年,該企業被省信用企業協會、省企業信用共建活動組委會列為我省信用企業助力“脫貧攻堅”重點推介項目企業。
“目前,‘5萬畝優質冬梨種植,訂單回收精準扶貧’項目已經在我省的襄垣、沁縣、汾西,以及河南的焦作、安陽等地種植約兩萬畝,6月份又與貴州黔南州政府達成萬畝種植意向。剩余的兩萬畝扶貧種植計劃我們打算在省內的貧困地區推進實施。”馮張林介紹道,此次他們計劃在吉縣發展5000畝冬梨種植基地,并按照統一提供樹苗、統一技術服務、統一肥料標準 、統一農藥要求、統一訂單回收的管理模式,積極推進項目落地實施,帶動農民脫貧增收。
馮張林算過一筆賬:按照土地租金800元/畝/年,土地管護600元/畝/年來計算,公司回收鮮梨,前4年成長期內,平均年收入保守計算超過3000元/畝;到了項目盛果期,正常種植戶年收入保守計算可超10000元/畝。如果種植戶有自己的零售渠道,收入將更加可觀。
低投入、低風險、高回報的項目推介讓眾人眼前一亮,大家認真記錄、細心核算。活動現場,還有一位老人忙前忙后的身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他叫劉奇慶,今年70歲,是洪洞縣利眾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10年前,他開始琢磨秸稈、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他回收秸稈變廢為寶,助力農民增收;他加工生物質燃料代替原煤,力推清潔能源;他研發、加工、推廣生物質爐具,實現產業閉環,助力節能減排。2018年,省扶貧開發辦公室授予該公司為山西省扶貧龍頭企業。
“我們結合企業實際,圍繞誠信經營、精準扶貧、環境治理,從‘擴產業、幫就業、促發展’的戰略思路出發,推出了‘秸惠民生 暖村為民’的精準扶貧項目計劃。這項計劃是3年內在我省10個貧困地區投建10個生物質加工項目和1萬臺生物質爐具進農家。”劉奇慶表示,目前他們已與吉縣一家企業達成項目合作意向。此項目落地后,將有效提高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改善農村能源結構、增加農民就業崗位、提高農民收入,實現“清潔爐具入戶,暖村為民增收”的基本目標。
把好的項目引進來,也要把好的產品帶出去。山西澤木淼互聯網信息有限公司通過創建新型的分享經濟,打通了線上線下銷售瓶頸,免費為我省中小企業搭建了一個產品銷售平臺。董事長王曉表示:“目前,各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研發上有優勢、品質上有優點、銷售上有短板的問題。我們根據市場需求,創建了匯眾電商平臺,免費讓省內中小企業入駐,并把有誠信的企業好產品通過平臺直接面向消費者。平臺在運營中積累資源,通過大數據分析不同地域環境和人群的消費需求和習慣,免費精準地為企業提供市場分析,使企業可以通過數據提前制訂生產預案,讓我省的中小企業在時間、空間、地域上實現三維突破。”
“活動的開展達到了預期效果,不僅提高了企業的誠信意識,營造了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還助力了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推動了企業擴規增容產業升級和我省經濟的快速發展。”省信用企業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劉貴文說道。
據悉,“共建誠信”三晉行系列活動是由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國家稅務總局山西省稅務局、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六部門共同發起,由山西省信用企業協會和山西省企業信用共建活動組委會組織實施的大型系列公益活動。活動于去年7月9日在省城太原迎澤賓館舉行啟動儀式后,先后走進臨汾洪洞縣、長治襄垣縣和晉中平遙縣,通過推進信用建設充分整合資源,形成多元合力,并結合當地實際分類幫扶施策,實現惠及民生。
搭建一處平臺、帶動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相信這些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惠民項目就像炎炎夏日里的一場“及時雨”,沐浴著吉縣大地,為當地的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
記者 盧婷 文/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