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任龍順 鄧德利)地處黃河岸畔的吉縣,土石結構松軟,地質災害脆弱,屬地質災害高發區。面對全縣312處地質災害隱患點,該縣始終采取“三抓”硬舉措,有效防范地質災害。
首先,抓責任落實。縣、鄉、村及各部門都簽訂工作責任書。縣四套班子領導下鄉進點,深入包聯鄉鎮和地質災害重點區域,督促指導工作。各鄉鎮、縣直各包村單位深入村組,全面排查安全隱患,組織指導群眾開展地質災害防范工作,形成了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齊抓地質災害防治的良好工作氛圍。
其次,抓隱患排查。采取領導查、群眾查和專業查的辦法,對全縣312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全面排查,設立永久性警示牌34塊,建立地質災害預警點32個,發放了“兩卡”和地質災害隱患防治通知書。目前,全縣共發放工作明白卡318份、避險明白卡4288份、宣傳資料1萬余份,設置應急避險場所4個、群眾臨時安置點112個。
再次,抓應急值守。圍繞監測預報、預案預警、指揮調度、搶險救災等關鍵環節,該縣建立完善“防、搶、撤、救”各項預案。加強搶險應急隊伍建設,在縣城組建了50人以上搶險隊伍1支、30人以上隊伍12支,各鄉鎮組建了10人以上的應急小分隊,按照應急預案,進行了不同層面、不同類型的應急演練。地質災害防治領導組成員單位堅持24小時值班,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通過電視、短信形式及時發布氣象預報和汛情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在各鄉鎮、各職能部門明確監測責任人81名,確定地質災害監測員240名。認真落實一把手負責、領導帶班、專人24小時值守等工作制度,確保防災、救災及時有效。
責任編輯:楊洋
上一篇: 蒲縣著力拓寬農村婦女就業渠道
下一篇: 吉縣財政局:四項措施做好會計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