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制度 打防并舉 上下互動
臨汾新聞網訊 6月16日,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在全省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查違法除隱患、降事故保安全”大會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迅速響應,第一時間向市領導匯報,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開展切實有效的大會戰交通整治行動,在6月26日全省大會戰第一周通報中名列前茅。活動開展至7月10日,全市共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92789起。其中,酒駕267起,(醉酒20起,飲酒247起),逆行4517起,不按規定道路行駛7611起,疲勞駕駛147起,超員300起,涉牌涉證5035起,無證2103起,超速437起,因交通違法拘留1131人。未發生較大以上交通事故,同期下降100%。
制度創新,保障活動穩健進展
交警支隊在保證正常工作不受影響的條件下,將機關全體正式民警全部下放到直屬大隊工作一個月,全員參加大會戰,同時將每個人的執法用戶全部維護到各基層中隊,從大會戰第一天起開始,機關各部門負責人和正式民警帶領部分協管人員,與一線民警一起查處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并出臺了三項卓有成效的制度、紀律作保障,為活動全程扎牢人情、權力、交易、腐敗的隔離墻。
分層次簽訂大會戰“三色軍令狀”。交警支隊大會戰軍令狀分為紅色、黃色、綠色三個級別。紅色軍令狀由牽頭大會戰科室簽訂,要求6個部門全力保證大會戰各考核工作任務牽好頭、帶好路、排好名;黃色軍令狀由轄區20個大隊簽訂,要求各大隊在必須完成“大會戰”的查處任務和隱患排查任務的前提下,緊密結合實際,將大會戰成果轉化為當地的長效機制;綠色軍令狀由其他科室簽訂,要求切實做好大會戰期間民警的后勤保障和服務,為一線民警營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重溫并嚴格實施“三個一律”和《領導干預機制》,強化工作紀律。大會戰活動中,交警支隊對執勤執法民警的工作紀律提出更嚴更細要求,制定并實施了“私自放走無證駕駛人的一律行政拘留,私自放走酒后駕駛人的一律移交檢察院立案偵查,私自降低處罰標準的一律交紀檢督查處分”的“三個一律”工作紀律。同時研究制定《領導干部干預機制》,對說情者一線執法人要在第一時間登記清說情人姓名、職務、說情時間、地點、內容等詳盡資料,交紀檢等有關部門處理,凈化交警執法環境。
明確重點,實施“七個一批”消除隱患。即行政拘留一批無證駕駛人;嚴懲一批酒后駕駛人;嚴查一批涉牌涉證違法人;教育一批一般交通違法當事人;停運一批客運車輛;整頓曝光一批主體責任不落實的運輸企業;樹立一批疏堵保暢、服務群眾和執法典型模范民警。
細化措施,有效消除安全隱患
為了使大會戰查違法行動切實收到“除隱患、降事故、保安全”的良好效果,交警支隊結合本地實際,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針對不同路段、不同地點、不同人群制定并采取了不同工作措施。
他們一是啟動降壓國省道事故和消除危化品運輸安全隱患工程。我市108國道沿線村莊較多,309國道、329省道山區道路急彎、陡坡、連續下坡等安全隱患突出,交警支隊責成事故部門對上述國省道近3年以來的安全隱患點段開展調研工作,排查出道路交通安全隱患路段。結合國省道引發道路交通事故深度分析,查找出引發道路交通事故的重點違法行為,提出整改對策和建議,并加以落實和實施,逐步實現全市國省道路通暢有序,事故總量下降的目標。
二是建立駕駛人誠信體系信息庫。對首批百名醉酒駕駛人列入終身禁駕黑名單上網公告,有力地震懾了嚴重違法行為。
三是開展貼身式宣傳教育。針對夏季夜市攤點就餐飲酒增多等現象,交警支隊各直屬大隊分別成立宣傳小分隊,在夜市飯攤就餐高峰利用喇叭廣播喊話,提醒就餐者飲酒不駕車,鼓勵攤主提醒客人開車不飲酒,民警還隨身攜帶酒駕體驗設備,讓就餐群眾輪流體驗感受,受到大家的歡迎。
四是開展“四同時”工作,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交警支隊在農村開展了摩托車駕駛人“四同時”專項治理工作,堅持查處一起無牌無證違法行為、教育一個村子、影響一個鄉鎮、辦理一個批駕照,大會戰前,已對拘留的無證駕駛人督促辦理駕駛證近500人。大會戰期間,制定了更加詳盡的拘留—報名—約考—辦證執法流程,督促已拘留的189人辦理辦證報名手續56人。
五是有的放矢,從嚴加強記滿分駕駛人與審驗前培訓教育力度。對記滿分駕駛人與B本以上記分駕駛人進行違法行為調查、分類統計制度,根據記滿分駕駛人違法行為特點,實行“對癥下藥”式培訓教育,并嚴格培訓制度:培訓期間除理論學習考試、事故警示教育外,組織駕駛人參與交通志愿者活動,并寫出心得體會。培訓期間嚴格實行查崗制度,無特殊情況不準缺課請假,對不按規定進行培訓的駕校停止其記滿分駕駛人培訓資格。
六是排查隱患,建立臺賬。交警支隊將轄區國、省道、縣鄉道路等所有道路納入隱患摸排范圍,責成專人分赴各縣(市、區)公路局、交通局提取橋梁、隧道底數,并實地查看,逐一摸排。大會戰以來,共建立信息檔案臺賬535份,對摸排出安全隱患下發整改通知書,實施省級掛牌督辦7處,市級督辦11處,縣級督辦14處。
另外,交警支隊還將對全市過期失效的機動車駕駛證,飲酒后、醉酒后駕駛機動車及記滿12分的駕駛人員等名單全部上網通報,限期接受處理。同時建立了重點隱患消除系數評估模式,對近3年直接影響交通安全形勢的因無證、酒后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原因進行統計分析,并結合轄區人口數量,按照相應比例,評估出各大隊的無證、酒后駕駛道路交通重點隱患消除系數,量化任務,按周推進。
“五位一體、五長聯動”
交警支隊采取“五位一體、五長聯動”工作模式以來,預防、研判道路交通事故,建立和完善事故、秩序、車管、宣傳、法制工作5個方面的綜合分析、運用、實踐機制,實現五部門分析成果相互應用,信息碰撞和能量互助,為完善事故事前預防和事后原因查究、整改提供了有利依據。
“五長聯動”即事故、秩序、車管、宣傳、法制五部門負責人定期或不定期召開事故分析總結會,第一時間出兩人以上死亡事故及其他典型事故現場,根據事故情況查找屬于本部門的業務工作職責,切實做到事前能夠積極有效的預防,事后能夠準確查明產生事故的原因,并將各類問題起因與各自的業務職責相對應,加以修正和完善,以便進一步深入細致的查漏補缺。
大會戰以來,“五長聯動”分批對山區危險路段,尤其是發生過交通事故的路段再次進行排查,并督促轄區大隊迅速將事故隱患情況上報相關部門,及時完善安全措施,同時“五長”積極行動,事故部門及時分析前期發生的事故原因,秩序部門制定道路管控與行車提示措施,車管部門加大客貨運車等重點車輛的安全設施檢查,宣傳部門與法制部門編印以事故案例為主要內容的宣傳彩頁。“五長”還深入事故路段,與轄區民警一起,以勸導駕駛員休息等方式,對過往車輛駕駛人進行現場警示宣傳教育,并將路段宣傳提醒模式固化。“五長聯動”即時宣傳工作模式,由此延伸到全市各縣、市交警大隊,各縣交警大隊同時組織大隊“五長”及中隊擔負五項工作的業務民警,梳理本轄區事故多發路段及危點段,并根據各個點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宣傳工作方案,進行路面管理措施調整與宣傳教育活動,有效預防事故的發生,為大會戰再添一把力。
路面執法常態化,執法行為規范化,執法任務責任化,考核制度公開化。交警支隊按周量化路面執法任務,明確職責分工,保障從周一至周末市區道路不論白天和黑夜都能見到交警執法,由紀檢督查、考核辦定期或不定期檢查通報執法情況,鞭策先進,鼓勵后進,讓大會戰精神延伸到日常執勤執法的點滴行為當中。(吳曉東)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