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牡丹節,年年有不同。由古縣縣委、縣政府主辦的中國·古縣牡丹文化旅游節,在第一屆和第二屆取得圓滿成功的基礎上,第三屆更賦予新的內涵。今年古縣縣委、縣政府力爭將本屆牡丹文化旅游節辦出新特色,實現新突破,邁上新檔次。活動將以“天下第一牡丹、和諧魅力古縣”為主題,弘揚古縣悠久歷史文化,彰顯藺相如故里豐富的人文景觀,振興旅游支柱產業,體現古縣旅游文化之活力。
景區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經過幾年的建設,牡丹景區已經形成了近30處旅游景點,并形成了千年牡丹花王、吉尼斯紀錄之稱的景德鎮瓷質牡丹壁和39米高的漢白玉牡丹仙子雕塑、南山飛瀑、張家大院、牡丹碑林等精品景觀和牛兒嶺狩獵場、溫泉水療館、天上人間度假 村等休閑娛樂場所。今年,古縣在進一步規劃和延伸景區景點的同時,將完善景區基礎設施放在突出地位。投資150萬元新修1.2萬平方米的停車場一處,同步實施綠化美化,已經竣工。投資2647萬元新開通景區循環公路13.5公里,該公路從景區三合村經高城通往309國道舊縣鎮,形成景區循環。目前,該公路正在加緊施工中,開通后將大大緩解旅游高峰期的道路擁擠狀況,為游客提供暢通的車輛行駛。
城市品位愈加提升。近年來,古縣以牡丹景區旅游開發拉動城市建設,一批功能完善的城市標志性建筑相繼建成,高層樓群鱗次櫛比,增添了現代氣息。同時大力改善人居生態環境,將垃圾成堆的澗河打造成了十里碧波長廊,并每年不斷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建設工程。2008年一舉建成了“國家級衛生縣城”,城市衛生狀況煥然一新。去年,又大手筆進行“省級和諧文明縣城”、“省級園林城”、“省級環保模范城”的創建工作,并獲得創建成功。新添的三張城市名片讓山清水秀的古縣更加靚麗迷人。
城市人文素養得到提升,文明程度分值增加,縣城綠化面積達到102萬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為48%,建成區綠地率為37%,縣城人均綠地面積達到32.6平方米,基本污染物全部實現達標排放,與此同時,牡丹景區所在的石壁鄉和藺相如墓所在地北平鎮全力以赴創建“國家級衛生鄉鎮”,大力實施扮靚、扮美工程,干干凈凈、漂漂亮亮喜迎四方賓朋。
各類文化活動正在緊張準備之中。旅游節期間的文化活動是每屆花會的一大看點。本屆牡丹文化旅游節有繼承、有突破。除了“花之韻”攝影比賽、有獎征聯大賽、書法筆會、“牡丹杯”釣魚比賽、中國象棋特級大師表演賽、CBA籃球邀請和民俗表演等每年舉辦的活動外,今年又增添了新的內容。舉辦全國著名作家賞花筆會,邀請全國部分著名作家前來景區賞花、采風、創作,作品除發表外,全部收集成冊,出版專刊。舉辦“百人畫牡丹”寫生創作活動。邀請山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師生到景區開展寫生,舉行山西師大美術學院實習基地授牌儀式,收集創作作品,進行展覽和點評。舉辦“攝影名家聚焦古縣”活動,邀請相關地方攝影家協會,與名家舉辦攝影沙龍或講座,收集到的名家作品經整理后參加平遙國際攝影節。
生態旅游鄉土氣息更加濃厚。牡丹景區內空氣潔凈,泉水清澈,景色怡人。溫泉療養館、牛兒嶺狩獵場、垂釣池、農家樂已經以其生態休閑特色吸引了廣大游客,采摘園正在建設中,人字閘漂流列入規劃,這些景點和服務都會讓游客感受一份原生態的放松和休閑。張家大院內設有石磨豆腐、打鐵、磨面、碾米、紡線織布、十字繡等民俗展示,古老的手工作坊讓人穿越了時空感懷久遠的農耕時代。同時,張家花饃、土織布、土布鞋等手工藝品進一步開拓了古縣旅游產品,古縣核桃、古縣金米特色小雜糧的精品包裝可以滿足廣大游客的需求。在這里,感受“悠然見南山”的田園氣息,領略“清泉石上流”的山村野趣,品嘗綠色食品,收藏純手工藝品,游客們可以享受一個完全鄉土的生態旅游。
各類服務設施正在加緊完善迎嘉賓。為了給游人提供一個舒適、便利的旅游環境,縣領導每天對準備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宣傳牌匾煥然一新,形成了一道風景線。對縣城賓館、牡丹大酒店等酒店以及景區天上人間賓館、富有鄉村氣息的農家樂進行了服務規范和衛生整治,對所有接待賓館的食品供應實行專人負責,由食品衛生監督單位進行質量達標檢驗,并取樣存庫。公安局加緊了警務訓練和應急備勤工作,為旅游節提供安全保障。水利、電力、通訊、交通也正在進行詳細檢查和維修,排除隱患,確保道路、通訊暢通和水電的正常運行。(通訊員 劉冉玲 劉廣亮)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第三屆中國·古縣牡丹文化旅游節即將開幕
下一篇: 牡丹圣地奏華章 名相故里唱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