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認識問題
認識是基礎、是根本,解決認識問題是搞好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前提。一些企業存在工作不到位的問題有許多原因,但主要是因為認識不到位。表現在一是對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內含、地位、作用的認識不到位;二是企業領導、中層管理人員、職工的認識不到位。解決認識不到位是搞好當前建設的客觀要求,是今后加強建設的主要課題,一是強化對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意義、目標、地位、作用的宣傳教育,認清精神文明建設既是基本職責和重要任務,又是重要措施和根本保證;二是分層次、多方面排除思想障礙,切實增強員工搞好精神文明建設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
二、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目標問題
目標是旗幟、是方向,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目標帶有根本性、決定性和指導性,確定目標的基本要求應把握四個要點:一是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和本行業、本企業的實際;二是目標要清楚準確,有總體目標和具體 目標,在科學、規范、利于操作的基礎上;三是目標要走群眾路線,要得到公認、形成共識;四是要建立科學、完備的目標考評機制,切忌出現“有目標無考評”的盲目自流狀況,確保目標的實施與實現。
三、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問題
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和內容要抓重點、抓突破口。選定重點要掌握環境原則、需要原則、職業原則。務必要把提高職工的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水平作為建設重點,圍繞這個重點開展建設。
要進行職業性質、任務、責任、特點方面的宣傳教育,增強員工的愛崗敬業精神;進行宗旨教育,牢固樹立為社會、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獻身的思想觀念;征集、貫徹職業道德,強化員工的職業道德意識;建立、執行職業規范,用規范指導員工的從業行為;倡導行業優良傳統作風,總結推廣新的具有時代特征的職業風尚;嚴肅法紀,堅決依法經營,強化法律觀念,懲處違法違紀行為;發布、實行“承諾制”“信譽制”“公示 制”,接受社會和服務對象的監督,造就內外部規范約束環境;歸納并貫徹“企業精神”樹立企業形象,擴大企業的知名度、信譽度,提高整體文明程度。
抓重點要把握正確的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要從解決突出問題入手,注意發現問題、分析原因、研究對策,采取得力措施重點問題重點突破;要把教育、制度、規范、典型、獎罰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提高成功率,發揮精神文明建設的能動作用。
四、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活動問題
開展活動是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手段。活動要實際、可行、有效。要認真確定活動的主題內容,強調符合實際、強調針對性、目的性。主題活動要圍繞企業的中心工作,抓住熱點、焦點、難點問題,反映和體現精神文明建設本質。要選擇最佳的形式和載體,要有可操作性、群眾性,能適合各方面需求,看得見、摸得著、做得到,促使職工群眾積極參與、樂于參與。要講究活動的效率,要講投入產出、講成本、講效益,在籌劃準備階段要做可行性研究,在活動過程中要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財力、智力,使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五、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問題
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在領導,重點也在領導。領導者要帶頭提高自身的認識,帶頭參加建設活動,帶頭做講三德樹新風的實踐者,成為職工的榜樣;要加強思想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反腐防變、奉公守法、廉潔自律。要發揮組織、紀律、制度、群眾、輿論、信訪等方面的監督作用,使企業領導始終處于有效的管理監督中。領導者要履行領導建設的職責,扭轉一重一輕、一硬一軟狀況;必須堅持兩個建設同步進行的方針,做到一起規劃、一起安排、一起考核;要建立上下結合、齊抓共管的機制,黨政工團組織在精神文明建設這個企業重大問題上,必須高舉一面旗幟,貫徹一個方針,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建功立業。(孟文莉)
責任編輯:邱睿
上一篇: 黨旗獵獵寫民生——記霍州市三教鄉黨委
下一篇: 讓小作坊變成正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