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我國將10月17日定為全國“扶貧日”,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格外關注,對于宣傳黨的扶貧開發政策、弘揚扶貧濟困美德、凝聚扶貧工作合力,必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在首個“扶貧日”到來之際,市委、市政府向長期奮斗在扶貧開發戰線的同志們表示親切慰問,向所有關心支持扶貧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近年來,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和扶貧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扶貧開發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把扶貧開發作為統籌城鄉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工程,堅持開發式扶貧的方針,積極整合各類扶貧資源,大力實施扶貧重點工程,在全國14大片區中率先實現了產業項目的跨省協作,啟動實施了呂梁山百萬畝山地有機蘋果產業項目,有序開展社會扶貧,扎實開展了定點扶貧和領導干部包村增收活動。近三年,全市共解決貧困人口脫貧12.5萬人,扶貧開發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臨汾目前仍是山西省貧困面較大的地區之一,全市仍有10個貧困縣,17個縣(市、區)均有扶貧開發任務,貧困區域產業水平不高、基礎設施薄弱、生態環境脆弱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扶貧開發的任務非常艱巨。各級黨委、政府和扶貧部門必須保持清醒認識,按照中央、省、市關于扶貧開發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強化工作措施,努力把我市的扶貧開發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一要堅持扶貧開發與全面小康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币y籌銜接扶貧開發與全面小康目標,加快推動貧困地區融入現代社會,在推動貧困地區轉型跨越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要抓好連片攻堅,以大寧、永和、吉縣、隰縣、汾西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加大力度,統籌協調,認真抓好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的全面實施。切實抓好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百萬畝山地有機蘋果產業化項目,力爭早見成效。要堅持“四化”同步,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大背景下,積極探索扶貧開發與推進城鎮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相結合,與發展現代農業、承接產業轉移相結合,與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相結合的有效方式。針對自然資源貧乏、就地難以脫貧的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繼續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引導搬遷群眾充分利用地理優勢,發展多種經營,開辟致富門路,確保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要有效整合資源,打破部門、地區分割,充分發揮各行業、各部門在資金、政策、信息、技術、管理、人才、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加強整合,集中使用,捆綁實施。對一些扶貧重點項目實行統一運作、集中投入、對口管理、聯合打造,確保扶一片、成一片。
二要堅持項目扶貧與能力提升相結合。多年扶貧開發的實踐證明,項目是貧困地區走出貧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增強貧困群眾綜合素質,提高自我發展能力,是扶貧開發工作的治本之策。要把項目扶貧與提升貧困人口素質、實施就業培訓結合起來,按照“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的推進思路,以產業開發為核心,以片區開發和整村推進為重點,著力培育壯大一批能夠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的規模養殖、精品蔬菜、優質果品、中藥材種植等特色優勢產業,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造血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推動我市各貧困縣主導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效益化發展。要積極培育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服務市場體系建設,推動本地農產品進超市、進商場,實現產銷有效對接,全面提升我市貧困地區產業扶貧項目的競爭力。加快構建農村科技服務體系,推動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加速提質升級,加快實現由被動救濟到主動脫貧的轉變。同時,要充分發揮扶貧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在工作中注重發現典型、培養典型、總結典型、宣傳典型,運用典型指導和推動工作。市里要有典型縣,縣里要有典型鄉鎮,鄉鎮要有典型村戶,做到層層有典型、有樣板,通過典型帶動,不斷提高扶貧開發的整體水平。
三要堅持資金投入與高效運作相結合。管好用好扶貧資金,是保障扶貧任務完成的關鍵所在。各縣(市、區)要全額安排好財政扶貧資金,引進競爭機制和配補機制,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吸引農戶籌資投入,強化農戶盈利意識,促使農戶精細經營,實現效益最大化。要繼續做好發展互助資金工作,在增加試點范圍、擴大信貸規模上做文章,在降低運營成本、提升運行效益上求突破,使互助資金在保本的基礎上增加積累,真正成為貧困農民脫貧致富的“鄉村銀行”。要強化資金監管,扶貧資金是“救命錢”、“高壓線”,對扶貧開發項目要進行全程動態監管,堅持重大扶貧項目集體討論決定,全面提高項目建設管理水平。要進一步加強對扶貧資金的管理,通過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堅決杜絕擠占、挪用、貪污扶貧資金現象的發生,確保扶貧政策、資金、項目用在貧困地區,用到貧困群眾身上,確保資金安全、項目安全、干部安全。
四要堅持政府主導與群眾主體相結合。扶貧開發既是黨委、政府部門的重要職責,也是整個社會的共同義務,要將其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整合各方資源,形成整體合力。要把定點扶貧與領導干部包村增收和新農村結對幫扶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幫扶項目一天不完成,工作隊員一個不撤出;扶貧產業一天不見效,幫扶工作一天不松手,真正使貧困農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貧困村面貌有新改善。要把群眾作為扶貧開發的建設主體、受益主體和監督主體,落實好貧困地區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采用民辦公助、以獎代補等方式,以群眾為主體實施扶貧開發項目,依靠群眾力量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要繼續動員和組織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扶貧開發,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扶貧幫困活動,鼓勵有志于扶貧事業的各界人士和企業家,到貧困地區發展創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文明社會的應有之義。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堅決打好打勝新一輪扶貧攻堅戰,為加快建設文明開放、富裕和諧新臨汾做出積極貢獻。
(作者系臨汾市委副書記、市扶貧開發領導組組長)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要把調查研究作為密切聯系群眾的有效途徑
下一篇: 儒家禮文化及其現代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