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組織工作要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認真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主業、精準發力,統籌兼顧、務求實效,為決勝全面小康、實現振興崛起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要堅持創新發展理念,激發生機活力。要將創新發展作為組織工作的基本點,不斷推進理論學習載體創新、服務群眾機制創新、黨建工作機制創新,持續激發組織工作活力。創新理論學習載體,在寫學習筆記、撰寫心得、集中研討等傳統學習方式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微信+黨建”“互聯網+”等新模式,把生動的理論講解圖片和反映干部群眾鮮活的工作生活場景推選為優秀黨課教材、視頻、圖片,使黨員干部可以隨時、隨地、隨身進行“微學習”,把理論學習滲入到日常生活點滴,提升學習教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要創新服務群眾機制,精心設計“黨員固定活動日”服務菜單,大力開展衛生整治、服務群眾、助推發展等活動,解決好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堅持縣、鄉、村三級聯動,建立幫扶工作機制,實現機關干部與包聯貧困戶精準對接、精準幫扶、精準施策。創新黨建工作機制,創新“黨建+”服務體制機制,在基層黨組織普遍推廣“黨建+電商”“黨建+脫貧”等工作理念,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全力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要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增加發展后勁。要將協調發展作為組織工作的關鍵點,突出重點、兼顧各方,相互促動、整體推進,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空間,在補齊短板中增強發展后勁。著眼解決軟弱渙散黨組織突出問題,通過抓班子選配、抓集體經濟、抓綜合治理、抓民主管理、抓服務保障等辦法,強力推進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晉位升級,確保整頓工作取得實效,增強村級黨組織服務群眾能力。著眼組織設置不優問題,采取單獨建、掛靠建、聯合建等靈活方式,在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中擴大黨組織覆蓋面,實現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應建盡建,進一步發揮黨組織在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中的政治核心與政治引領作用。著眼強化基層基礎保障,落實村級黨組織黨建工作經費,出臺管理辦法,做好后續跟蹤監督工作,確保專款專用、規范使用。
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激揚清風正氣。要將綠色發展作為組織工作的保障點,把營造“青山綠水”的政治生態作為首要任務,堅持標準、樹立導向,從嚴監管、正風肅紀。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堅持好干部標準,旗幟鮮明地樹立忠誠干凈擔當、不讓老實人吃虧、從基層一線培養選拔干部的用人導向,把干部選用與辦好“四件大事”、推進“百項工程”深度融合,重用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干部,以鮮明的用人導向凝聚干事創業正能量。從嚴監督管理干部,建立領導班子和干部綜合分析研判機制及實績檔案,對全縣干部進行分析研判,全面了解干部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堅決把“帶病”干部擋在門外。聚焦“不適宜擔任現職”和“強化問責”兩個難點,對擔當精神不足、工作熱情不高、群眾反映強烈、不能有效履責的“庸懶散”型干部,及時組織調整,使不實干、混日子的干部無處遁形,逐步形成最穩定、最持久、最根本的綠色生態保障。
要堅持開放發展理念,匯聚強大合力。要將開放發展作為組織工作的發力點,樹立面向社會、面向群眾、面向未來的理念,用開放的思想謀劃工作、推進工作、落實工作。樹立開放意識,自覺服從和服務大局,以開放的思維謀劃和推進組織工作,真正把干部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人才活力轉化為發展活力。豐富開放載體,采取“請進來、走出去”方式,加強換屆后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思想政治建設,使廣大黨員干部的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跟上時代節拍,跟上發展的步伐,跟上事業的需要。把引人才和引資金、引項目和引團隊深度融合,實現“人才跟著項目走,項目帶著人才來”,逐步引進科技服務型領軍人才、高端管理服務人才、高層次創業人才。
要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奮力擔當作為。要將共享發展作為組織工作的落腳點,時刻牢記為民服務宗旨,提升為民服務能力,使黨員群眾在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樹牢正確價值取向,引導組工干部始終把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價值追求深植于思想和行動中,始終站穩群眾立場,踐行群眾路線。不斷提升專業素養,適時組織業務競賽、崗位練兵,采取選派跟班、參與重點工作和大型活動等形式,加強實踐鍛煉,全面提升組工干部專業化素養,提升為民服務能力。不忘初心主動作為,將引深“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第十一屆村“兩委”換屆、“三基”建設、落實好《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等重點工作深度融合,聚焦主業,履行主責,擔當主力,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任臻(作者系古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