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式與特點
1、多元化發展,跨行業轉型。
霍州煤電集團在轉型發展過程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著眼循環經濟,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建成煤—電—材、煤—焦—化兩條主產業鏈,形成了以煤為主、多業并舉的轉型發展模式。
形成以產能2240萬噸/年,入洗能力1680萬噸/年的煤炭主業和電力、焦化、機械制造、建筑建材、多種經營5個板塊組成多元化發展模式。
山西建邦集團有限公司立足煉鐵主業,抓住機遇,做大做強,大力發展煉鋼、軋鋼、鑄造、建材工業,形成了生鐵—鋼坯—軋材、生鐵—鑄造—汽車配件、生鐵—煉鋼(廢渣)—建材3條產業鏈,建成集煉鐵、煉鋼、鑄造、發電、建材、橡膠制品、鐵路運輸、進出口貿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2、產業整體轉型,地下支持地上。
隆水實業集團和山西永昌源煤氣焦化集團有限公司均為煤焦生產企業,在形成集原煤開采、精煤洗選、焦炭冶煉、化產回收、煤氣發電為一體的循環產業鏈的基礎上,依托地下優勢,拓展地上“黑轉綠”,積極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新途徑。隆水實業集團于2003年組建山西琪爾康翅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開始了以地下資源武裝地上資源、以黑色資源培育綠色資源、以有限資源發展無限資源之路,實行科技+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模式開發翅果油。山西永昌源煤氣焦化集團有限公司,在發展工業的同時,積極反哺農業,根據自然優勢,從2008年開始建設年產5000噸優質干紅葡萄酒廠,開發戎子博物館和晉文公廟等旅游景點。
3、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山西焦化集團有限公司在積極擴大焦炭產能(三次擴建到年產能360萬噸焦炭)的基礎上,延伸產業鏈條,大力推進煤化工深加工項目,提高產品附加值。
山西建滔萬鑫達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年產20萬噸甲醇項目,總投資6.4億元。成為山西省利用焦爐煤氣制甲醇投產的第一家企業,不僅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而且有效地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
安澤永鑫煤焦化有限公司,是集洗煤、煉焦、化產回收、發電及煤氣綜合利用(甲醇)于一體的新型環保企業。該公司投資3.1億元,建設10萬噸甲醇項目,使以前部分放散的煤氣全部綜合利用,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
山西同世達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大力推進煤化工程,在生產焦炭、焦油、粗苯、煤氣的基礎上,新建20萬噸甲醇和10萬噸二甲醚項目。古縣利達焦化有限公司投資3.2億元,新建10萬噸甲醇項目。項目建成后可減少焦爐煤氣燃燒排放2.2億立方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萬噸。
臨汾華翔同創鑄造公司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提高精密鑄件科技含量,目前正在加緊建設的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35萬噸/年華翔美的精密鑄造循環利用工程項目,專門生產供美的、格力、日本三菱等企業集團使用的空調、冰箱、汽車、高速鐵路精密鑄件,技術含量的提高使產品附加值也大幅提升,產品噸價由原先5000-6000元提高到1萬元左右。
4、實施技術創新,增強競爭能力。
山西光宇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狠抓技術升級創新,從傳統到革新,從制造到創造,從傳統照明到半導體照明,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實現了3次成功轉型發展。
中條山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每年利用當地工業廢渣60余萬噸,有效解決環境污染和土地占用問題,促進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
山西三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揮高科技企業的技術優勢,狠抓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和項目建設,完成了PVA、丁二醇工藝節能節水等40多項技術改造,同時加大科技創新,加緊建設3萬噸/年PTMEG、6000噸/年甲醇裂解制氧,3萬噸/年白乳膠和2.5萬噸/年碳酸乙烯酯項目,技術效益突出。
二、效益與成效
近幾年,重點企業通過項目建設和產業轉型,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非主業收入既轉型收入比重提高。二是企業轉型涉足綠色產業有利于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推進新農村建設。三是改善了產品結構,提高了企業抗風險能力。企業依托主業,加速轉型,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明顯改善,自主競爭和抗風險能力得到提高。四是有利于節能減排。
三、困難與問題
近幾年,臨汾作為山西的資源大市,以煤焦鐵為主的高耗能重型產業轉型發展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仍需高度關注。
1、受市場需求不足影響,企業轉型項目資金緊張。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受金融危機影響仍未根除,市場需求不足的現象仍比較明顯,鋼鐵、焦化、化工等行業受國家房地產新政及國際國內需求影響,價格波動頻繁。
2、轉型項目建設用地受限。
3、技術和人才短缺,成為制約企業轉型的主要瓶頸。
4、政府有關部門審批效率仍有待進一步提高。雖然近年來政府部門辦事效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調查中仍有一些企業認為在轉型項目的審批上,程序繁瑣、耗時過長,收費較高,對轉型項目的立項和建設產生影響。
四、思考與建議
轉型發展是省委、省政府根據山西省情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同時也是企業做大做強,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但作為資源型大市轉型發展任重道遠,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要企業的不懈努力和政府有關部門的政策引導支持。
1、積極引導企業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加快企業轉型的必要性。我市是一個以采掘業和初級加工業為依托的資源型城市。由于資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面臨著產業結構單一、經濟增長乏力、抵御風險能力不強、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安全形勢嚴峻等問題,急需轉變思想觀念,樹立新的資源觀,改變對資源的傳統認識和習慣性思維定勢。因此,應進一步引導企業破除小富即安的觀念,增強危機感,引導企業二次創業,引導民間資本與發展新興產業、潛力產業、接續替代產業對接,引導企業在生產方式上實現從單純加工生產向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轉變,在管理方式上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自覺轉變發展方式,加速企業轉型。
2、分類指導,逐步探索不同的轉型模式。有關職能部門應把促進企業轉型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加強調查研究,根據企業的不同規模和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及產業特點,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積極探索各種不同的轉型模式,引導企業根據自身實際予以實施。一是向產業集群競合共贏方向轉型;二是大力推進自主創新戰略,出臺政策鼓勵企業研發投入,向自主創新轉型;三是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實現向品牌經營轉型。
3、加大對轉型企業的扶持力度。對實施轉型發展的企業新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加大扶持優惠力度,建立財政專項資金,并予以優先擔保貸款優惠和項目審批,從政策層面積極鼓勵和扶持企業加快轉型發展步伐。
4、找準定位,選好轉型項目。轉型企業應依托主業,積累資金實力,延伸產業鏈條,實施多元發展。要做好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和風險預測,選好轉型項目。要嚴格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避免過早的淘汰,尤其要避免煤焦鐵轉型出現大量雷同現象,防止惡性競爭。
5、鼓勵科技創新,引進先進技術。出臺有關政策推進企業自主創新,鼓勵企業增加研發和技改投入,建立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新機制,通過引進和自主研發先進制造技術、自動化與信息技術、節能降耗技術、清潔生產與環保技術等四大類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加快建設以高新技術為支撐,高附加值制造業與現代裝備制造業協調發展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6、健全完善政府服務體系,提高辦事效率,為企業轉型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一是提高辦事效率,簡化項目審批手續,為企業轉型發展營造寬松環境。二是完善銀行信貸機制和擔保體系,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緩解轉型企業融資難問題。三是積極扶持轉型企業融資上市工作。
(張靈龍 王磊)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思考
下一篇: 鄉寧縣西坡鎮韓咀村黨支部帶領群眾致富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