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中夏
一要謀劃水利長遠發展。根據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要著眼發展需要,進一步修改和完善現有的水利規劃,使之成為指導臨汾“十二五”期間乃至更長一段時期水利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要以保障轉型跨越發展用水需求為首要任務,以“用足汾河水、調度沁河水、利用東擴水、發展黃河水、限制地下水、全面抓節水”為主線,以全市“兩縱四橫”大水網建設為龍頭,以農田灌溉、飲水安全、河流整治、病險庫加固、淤地壩建設為重點,大力發展民生水利事業,完成禹門口東擴骨干配套工程、中線引黃工程、引沁入汾輸水工程配套、引沁入汾至浮山輸供水工程和市區環城水系工程建設,新建沿黃4縣、26處提灌工程、21座小型水庫和一批小型水源工程,加快開發利用非常規水源工程,加快以汾河生態經濟帶為龍頭的河道治理步伐,全面推進重點地區、重點河段的生態整治骨干工程建設,基本實現縣市城區河道整治達標;堅持科學治水、依法治水,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確立水資源管理的三條控制紅線,實現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優化配置水資源、有效保護水資源;堅持標本兼治、統籌兼顧,防洪與抗旱并舉,增強水旱災害應對與綜合防御能力;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形成協同治水興水的合力。
二要深化水利融投資體制改革。要堅持改革創新,加快水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進一步完善促進水利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在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方面,除了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強化水利規費征收、使用和管理外,要重點在積極引導和支持鼓勵社會辦水方面下工夫。全力支持大的集團、公司等作為政府融資平臺,爭取國家政策性貸款和國外貸款,投入臨汾公益性和準公益性重點水利項目建設。積極參與經營性水利項目開發,以經營性收益支持與反哺公益性和準公益性項目。鼓勵和支持在統一規劃下,多部門按流域連片實施規?;椖?,實現綜合治理效益優化。鼓勵支持鄉村組織和農民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按照多干多補、先干后補原則,加大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力度,充分調動鄉村組織和農民投身水利建設的積極性。我們要積極探索新思路,實行新舉措,創造新經驗,做到更加科學地用水、治水、管水。
三要全力保障供水需求。在全市范圍內有效保障生產、生活等供水始終是我市水利建設的重要任務。我們要圍繞全市經濟戰略規劃、產業布局規劃,做好水資源的測算、儲備、調配等工作,進一步調整優化水資源保障和水網規劃建設水平。要以全省“兩縱十橫”大水網建設為契機,推進全市“兩縱四橫”大水網建設,同時加大骨干配套工程建設力度,對已建成的水利工程,進行維修加固,改變水資源“跑、冒、滴、漏”嚴重局面,進一步提高全市水資源的保障能力。在供水過程中要下更大決心實施節約用水,加快推進國家和省級節水型試點工作,全面建立與水資源優化配置相適應,與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相協調的節約用水體系。
四要確保用水安全。近年來,我市在農村飲水安全、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下一步,要圍繞確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態安全,實施好中小河道治理、中小型病險水庫和淤地壩除險加固、水生態環境建設等工程。用水安全工作不能麻痹大意,我們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工作責任制,加強監測預警能力建設,提高雨情汛情預報水平,組織落實好工程安全度汛方案和應急措施,備好物資,落實搶險隊伍,做到一旦發生汛情要最大程度地減輕災害影響和損失。
力爭到“十二五”期末,實現全市新增灌溉面積107萬畝,達到313萬畝,基本實現農業人口人均超1.2畝水澆地。穩定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農村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6%以上。萬元GDP用水量控制在63立方米以內,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5%以上,全市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61,主要河流水質達到水功能區劃標準。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積300萬畝,治理度提高13.9%。完成重點及中小河道治理98公里,完成1座中型水庫、32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穩定提高防洪減災能力。通過一系列水利骨干及配套工程建設,全市的地表水供水能力將從現狀6.76億立方米增加到10.65億立方米,完全滿足全市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的用水需求。
(作者系臨汾市副市長)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