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走入浮山,無論是項目工地,還是田間地頭,到處呈現著一派爭先發展、熱火朝天的景象。就如何貫徹落實好市三次黨代會和市兩會精神,記者采訪了浮山縣委書記毛克明、縣長張宏志。
他們認為,圍繞市三次黨代會提出的“爭當排頭兵,再造新臨汾”目標,市兩會進一步作了具體安排部署。發展藍圖已經繪就,轉型跨越時不我待。浮山縣是典型的資源型縣份,轉型跨越發展責任大、任務重。“十二五”期間,浮山將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圍繞建設“魅力、宜居、和諧、富裕新浮山”這一目標,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深入推進農業現代化、工業新型化、文化產業化、城鄉生態化和民生普惠化“五化”戰略,著力實施以打造鐵礦冶金、煤焦化電、新型材料、品牌農產品、特色文化五大產業集群,強化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交通網絡建設、文化設施建設、生態建設五大基礎建設,實施就業擴面、社保增容、教育提質、衛生升級、平安創建五大惠民工程為主要內容的“三五”工程,力爭到2015年年末,實現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一般預算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居民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在現有基礎上翻番,在經濟總量上再造一個新浮山。
談到浮山未來的發展,他們滿懷信心地說,浮山資源豐富、人文薈萃,下一步將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規劃十大產業園區,形成科學發展新格局。實施大園區、大片區聚集方略,規劃和建設一批規模集中、產業集聚的園區和片區,從南向北,規劃建設采選冶煉片區、新型材料片區、張莊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城北農副產品加工園區、北王煤化循環工業園區、煤炭開發片區和北韓物流商貿片區;由東向西,規劃建設紅色生態文化旅游區、民間藝術文化旅游區、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形成主體功能明晰的“兩帶十區”產業格局。
打造五大產業集群,走出轉型發展新路子。堅持把推進產業升級、提升經濟整體素質作為主攻方向,在產業延伸上,實現產業鏈條從“無”到“有”轉變;在產業支撐上,實現新型產業從“小”到“大”轉變;在產業升級上,實現傳統產業由“弱”到“強”轉變。在具體的實施中,就要抓好鐵礦冶金、煤焦化電、新型材料、品牌農產品、特色文化等產業集群建設,真正走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強化五大基礎建設,增強轉型跨越新優勢。在城鎮建設上,實施“大縣城”戰略和中心鎮建設工程,繼續拉大縣城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形成縱貫南北的城鎮建設帶。在新農村建設上,全面提質升級新農村試點村、推進村建設,大力推進農村新的“五個全覆蓋”工程,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開展廚藝、剪紙、種植、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在交通網絡建設上,按照“北連鐵路、西接高速、東南升級”的目標要求,建設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在文化設施建設上,高標準建設文體活動中心,全面推進鄉鎮文化站、村級文化室建設。在生態建設上,繼續加大造林綠化工作力度,創建“省級林業生態示范縣”。實施五大惠民工程,再推和諧建設新舉措。就業擴面工程,大力發展服務業、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和擇業觀念教育,落實就業政策,健全保障機制,全縣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社保增容工程,完善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擴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面。教育體制工程,整合教育資源,優化教育結構,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城鄉教育工程建設。衛生升級工程,加強城鄉醫療衛生服務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使農民參合率達到100%。平安創建工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加大信訪工作力度,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狠抓六大戰略項目,強化轉型跨越新支撐。未來5年,浮山縣將繼續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重點籌劃建設千萬噸煤炭生產基地、百萬噸焦炭生產基地、百萬噸煤化工基地和青蘭高速浮山引線一級公路、火車站至縣城公路、引沁入浮水利工程六大戰略項目,以項目建設的重大突破帶動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記者 許麗)
【責任編輯: 李甲】 |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全面推進“三縣”四化”發展戰略
下一篇: 訪翼城縣委書記李朝旗、縣長楊春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