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充分發揮行業體協、體育項目協會、職工體育俱樂部的能動作用,促進廣大市民廣泛參與全民健身系列活動。各單項協會積極參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地組織開展各類體育比賽活動。通過“全民健身周”、首個“全民健身日”和“健身—365”三大主題活動的宣傳帶動,城市、社區、農村聯動,市主會場與17個縣(市、區)分會場互動,整個活動達到了高潮。
據統計,“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動期間,全市21個體育單項協會共舉辦了40余項市級體育競賽活動、縣級體育活動400余次,直接參與人數近20萬人。2009年,全市機關、社會團體、鄉鎮、企業、學校都以不同形式組織開展了全民健身項目比賽,約百萬人參與到全民健身的熱潮中來。豐富多彩、貼近生活、方便群眾參與的體育健身、展示、比賽、培訓等全民活動,增強了市民的體育健身意識,使大家養成了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農民是開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動的主體。2009年,我市在開展農民健身系列活動中,堅持城鄉統籌,實施政策扶持,吸引更多的農民群眾參與健身活動,提高農民的身體素質,農民健身活動質量和數量有了明顯提升。2009年3月18日至4月30日,以“比賽在農村,隊員是農民,開賽在農閑”為宗旨,舉辦了全市“建儂杯”千村百鎮農民籃球賽,有100多個鄉鎮、1200個行政村的3000余名農民運動員參加了比賽,開創了我市農民體育的先河。這次比賽受到了省體育局高度關注,已成為山西農民體育競賽的精品項目。
農村體育運動的局限很大程度上來說就是場地的缺乏。我市按照“一縣一中心、一鄉一廣場、一村一場地”的目標任務,在“兩區”9個縣、1048個行政村建設體育場地,配合我市新農村建設中的重點推進村、示范村,優先解決健身場地、健身器材等方面的問題。通過這些工程的示范帶動作用,有效推動了“兩區”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堅持“面向基層、服務農民、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量力而行、注重實效”的原則,把農民健身工程分為健身廣場、大型標準籃球場、小型標準籃球場、小型健身場地等四個類別,進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有力推動了我市全民健身工程建設的實施。截至2009年底,我市人均擁有健身場地面積1.08平方米。
2009年初,臨汾市老年體育協會進行換屆工作,為我市的老年體育工作注入了新鮮血液,新一屆老體協團結奮斗,為我市的老年體育工作帶來了蓬勃生機。他們還組織開展各項比賽活動。9月23日,市老年體協舉辦了全市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來自17個縣(市、區)的33個老年體育代表隊、600余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市老體協還組隊參加市“全民健身周”、“全民健身日”大型活動表演。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喜迎“全民健身日”,市委機關老干部活動中心于7月18日至8月14日組織舉辦了太極拳培訓班,機關太極拳愛好者、離退休老干部及家屬40余人參加了培訓。據統計,各縣(市、區)老體協共舉辦各類競賽活動80余次,參賽人數兩萬余人。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推廣,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參與體育鍛煉。在體育館、廣場等一些群眾健身場所,老人們個個精神抖擻,身手堪比年輕人。一位健身的84歲的大爺說:“老人鍛煉關鍵在于掌握科學的方法,同時保持平和的心態,每天堅持鍛煉就能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經過多年鍛煉,我的身體現在非常好,從來不生病,還能像年輕人一樣蹦蹦跳跳?!保ū緢笥浾?nbsp;工力)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邱?!?/p>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