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歲末,一場意外的大火燒毀了他的希望:一歲的兒子手部燒傷,腹瀉不止,已嚴重脫水………而子在半年前就回了娘家。家里所有的積蓄在火災中灰飛煙滅,可孩子的病又不能耽擱。
呂梁漢子樊生平在臨鋼鋼花小區附近開了一家日雜店,后院幾平方米的小屋里堆放著日雜店里的貨物,剩余的地方僅能放一張床。
眼看著就要過年了,可不久前的一場大火帶走了樊生平對新年的期盼。
當時,他的孩子正在小屋里玩耍,樊生平在第一時間內將孩子救出了火海。接到報警后,消防官兵立即趕赴現場,由于小屋內存儲著孩子的衣物、書本,還有貨物,使得火勢愈演愈烈,一時難以控制。待將大火撲滅時,屋內的一切都化為了灰燼。
一歲的兒子因迅猛的火勢將手部的皮膚燙傷并出現嚴重的腹瀉,附近診所醫生診斷孩子的手部可能已出現了感染,需要及時送往大醫院治療。目前孩子已經難以進食,只能喝一些面糊充饑;治療方面,也是采用普通的抗菌藥療傷。
當記者走進樊生平的日雜 店,昏暗的燈光下,滿臉灰塵的他抱著生病的孩子。好心的鄰居幫他照顧店里“慘淡”的生意。一家人蜷縮在店里的爐子旁取暖。殊不知,爐里燒的竟是路邊撿回的樹葉。
樊生平的兒子手部紅腫、小臉被凍得通紅。七歲的大女兒天真地說:“爸爸,我冷!”“爸爸,弟弟的手什么時候才會好?他什么時候才能好好吃飯?”聞聽此言,周圍人的眼里濕潤了。女兒還不知道家里到底發生了什么。
記者在現場看到,后院幾平方米的小屋只剩下墻壁,一些破殘的貨物散落一地。因要還債積攢起來近萬元的現金被大火吞噬,吃的、穿的、用的都化為灰燼。最大的女兒讀一年級,最小的兒子還在懷中。樊生平既當爹又當媽。
距離火災發生已有十多天了,數九寒冬,,一家人的活又該如何進行?鄰居大媽告訴記者:“一家人晚上在店里打地鋪。很多好心人捐助了棉衣、被褥,現在孩子穿上了棉衣。但小兒子病不能再拖下去了。”無情的大火將樊生平所有的家當化為灰燼。年幼兒子的病何時才能好起來?妻子又何時才會回來?距離新年還有幾天,希望在好心人的幫助下,能讓樊生平盡快將兒子送往醫院接受治療,早日康復。(記者祁欣 )
【責任編輯: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