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趙億平)“人之初,性本善,不要跟著惡習轉。”“兒時常坐父肩頭,何曾嫌你尿長流。”十月懷胎一朝娩,可知慈母蒙難時。”……近日,鼓樓北社區的小巷中墻面上出現了很多這樣通俗易懂的標語,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閑談的最多話題,無形之中為人們傳遞了一種孝老敬親的正能量。
記者了解到這些標語都是鼓樓北資產管理委員會統一組織實施的,他們為什么要通過這種形式來宣傳呢?5月13日,記者來到了鼓樓北資產管理委員會,該委員會主任郭振江告訴記者,去年,他們有了這種想法,后來聽說襄汾賈罕村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于是他們去該村學習,在得知通 過這些通俗的標語宣傳孝道、道德教育,該村的民風、村風得到了很大改善,這更加堅信了他們的想法。
“今年年初,我們就開始著手搜集標語、編制標語,結合三字經、弟子規中的內容自編易解。”郭振江說。這些標語共分為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兩方面,家庭以宣傳孝道、家庭和睦以及兄弟和諧等,社會主要以孩子教育為主,至今已經列出200余條,目前已經在墻面上刷寫了68條。
該社區的董先生說,現在的孩子追時尚,趕時髦,通過電視觀看一些武打片以及古惑仔之類的電影,一些年輕人只看到了其中的暴力,并沒有看到深層次的教育警示,通過這些標語的警示,孩子們可以從中受到一定的啟發。
“學校現在也通過各種辦法,讓孩子們學習三字經、弟子規,但與孩子們接觸中發現,他們只會背,不懂得其中的意思。”郭振江告訴記者,最近他在放映電影的時候,會播放一些有關圣賢教育的教育片,讓更多的孩子了解其寓意。
自從開始實施在墻面上印刷標語后,得到社區很多居民的贊賞,他們有的幫著清理墻面上的小廣告,有的寫字好的幫著刷寫、刷墻面,都想盡一份力量。
今年71歲的李老告訴記者,這些標語內容非常好,讓年輕人對孝老敬親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每天走過巷子都能看上一遍標語,很多人就會在內心深處好好想想,捫心自問平時對老人如何,無形之中就給大家一定的教育意義。
目前,各巷中的墻面標語正在緊張的實施中,屆時從鼓樓北往西,水塔街、蓮花池直至朝殿巷,這些巷子中都要刷寫上不一樣的標語,接下來,該委員會還做了弟子規、二十四孝圖的噴繪,以故事和標語結合的形式宣傳。
健康的標語是展示當代城市文明、家庭和諧、宣傳正能量的重要媒介載體,鼓樓北資產管理委員會以靈活新穎的形式、發人深省的內容受到廣大市民的普遍歡迎,并以其特殊的價值導向和教化功能,在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市民素質、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值得人們學習。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