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是人生的探險,有人認為這是閱歷的積累,還有人相信這是證明自我價值的舞臺……于是,一顆顆青春的心開始為此而奮進前行,然而,迎來的不僅有花環,還有荊棘,他們忍著傷痛,望著遠方,一次又一次地問——
七月是個火熱的季節,盡管它已經過去,但炙熱依然繼續;七月是個追夢的日子,雖然它已經逝去,但憧憬仍舊存在。
7月11日上午11時,“中國夢”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創業講座暨交流會即將結束時,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權哲輝清了清嗓子,原本沒有準備發言的他看著會場內十多位新面孔,隨手抓過了桌前的話筒。
“誠信、守法、市場敏銳性……是創業成功的前提條件,當然,即便有了這些,創業也未必會一帆風順,但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創業的經歷都將成為我們一段彌足珍貴的人生財富和令人難忘的人生回憶。我就插話這么多,謝謝大家?!泵鴦倓偺旯忸^發的腦袋,權哲輝推回話筒,顯得有些心潮澎湃,聽了兩個多小時的經驗之談,看著十幾位年輕有為的“新人”,他有些心里話不吐不快。
隨后,會場在轉瞬的寂靜后,響起了陣陣掌聲。
正如權哲輝所說,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加入了創業的隊伍,或許創業對他們來說有著另一層象征含義,但在一路的磕磕絆絆之后,為夢想不言放棄、遇挫折永不低頭的精神更難能可貴。
7月11日至30日,記者走訪了我市10多位青年創業者,希望他們的故事能夠照亮從夢想到現實的道路。
“創業是一條坎坷路,只有爬起來的次數比跌倒的次數多,才可能成功。”
黝黑的臉龐架著一副大眼鏡,28歲的劉陽臉上沒有一絲書生氣。從白手起家自主創業,到擔任山西宇涵通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職務,他完成了從一個“小員工”到“大老板”的嬗變。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用7個月的打工積累實現了我的創業夢想?!?月28日上午,作為記者第一個希望采訪的劉陽,卻是最后一個接受記者采訪的人。談及對待創業的看法,劉陽說:“創業難,難創業,實際上也確實如此?!热痪蜆I難,不如去創業吧’是時下青年人的一種激情選擇,也是他們觀念改變的一種趨勢,但是我認為創業比就業更難,甚至是難上加難,往往創業能夠成功的人,創業前都能輕松就業,且收入待遇豐厚。反觀那些創業失敗者在就業方面也成問題。不腳踏實地卻總想一步登天,這種創業觀是不可取的。創業首先要有創造性的工作能力,加上勤奮努力和機遇機會才可能成功?!?007年7月31日是劉陽永遠也不會忘記的日子,當天,他和兩位朋友一起出資3萬元注冊資金成立了屬于他們的公司——霍州市思實久數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沒員工,3個股東就是3個員工,大家同吃同住,艱辛又快樂。”劉陽回憶起當時的經歷記憶猶新。
2007年底,公司銷售額達到30萬元,累積8萬余元啟動資金;2008年4月,公司代理了海爾潤眼電腦,公司規模漸漸大了起來,月度銷售逐步突破40萬元、50萬元、60萬元。
公司的順利發展讓劉陽欣喜若狂的同時,也擊暈了他的頭腦。2009年,劉陽擴大了銷售規模,公司人員擴大到20人,年銷售額900萬元,但由于市場摸底不實、盲目擴大規模,公司承擔費用過高,導致盈利能力跌至低谷。
正在創業路上奔跑的劉陽跌倒了,并摔得傷痕累累。對于當時的痛苦經歷,劉陽沒有過多的提起,他說:“我摔倒的次數太多了,都數不過來,銷售不振、股東撤資、隊伍缺乏激情、企業文化散失殆盡……我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來,才走到了今天,只要不言放棄,總有成功的那天?!比缃瘢糁菔兴紝嵕脭荡a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已經更名為山西宇涵通商貿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已經擺脫了盲目擴大的陰影。
“今年上半年各項業務已經超過了去年的總和?!眲㈥柸缡钦f。
“選擇活下去,還是選擇死亡,創業就是一道接著一道的選擇題。”
去年6月,市區居民陳紅在“酷部落”音樂舞蹈培訓室為兒子報了一個街舞班,誰曾想不到半年時間,不僅老師換了4次,還時不時延誤課時。于是,陳紅與一群憤怒的家長找到了“酷部落”負責人反映情況。
通過交涉,今年年初,陳紅接到了“酷部落”音樂舞蹈培訓室一封寫滿歉意和悔恨的道歉書:“我們這個創業團隊,還都是25歲左右的青年,社會經驗不足,希望您再給我們一次改過的機會。今年開年,我們會積極糾正錯誤,同時也希望您能給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讓我們能及時地發現、糾正……”“當時,拿到這封道歉信,我不僅沒有生氣抱怨,甚至被他們敢于認錯的態度所感動??墒菦]過多久‘酷部落’就突然解散了,半年的學費也沒有退還給我?!标惣t氣憤地說。
按照陳女士提供的聯系方式,記者撥打了原“酷部落”負責人的電話,但始終無法接通。
隨后,記者還聯系到了“酷部落”租賃場地的房東。房東表示,只知道租房子的是一群剛畢業的學生,具體“酷部落”為何關張也是略有耳聞,不方便透露。
7月22日晚,記者來到了原來“酷部落”的門店前,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名為“藍調”的樂器培訓室。薛明、劉海龍、王超3個剛剛從山西師范大學畢業的學生組成了“藍調”團隊,開始了他們的創業之旅。
薛明從初中開始學習竹笛,大學四年間還利用課余時間輔導過一些藝考學生。對于為何創業,他說:“聲樂專業的學生,就業門路相對較窄,大學期間,我就曾給一些孩子帶竹笛和葫蘆絲課,那時我就決定畢業后要創業。不管有多苦,實踐才是實現自己夢想唯一路徑。”性格外向的薛明儼然是團隊的“大師兄”。
“我本來要回家待一段時間,然后在找工作,是他倆勸說我留下來創業,我感覺留下來對了,很充實,很有趣。”王超樂呵呵地說。作為“藍調”吉他老師,王超每天需要帶30個孩子學習,工作從早9時到晚19時,閑暇時,他會和薛明在附近網吧放松一會兒,休息時,他還要為3人2個枕頭的現狀“拼殺”。
對于“酷部落”的前車之鑒,3個青年考慮了很久,他們認為,創業不管遇到什么波折,都如同一道選擇題,除了選擇活下去,還是活下去。
薛明說:“成立之初,我們也遇到很大的問題,有些是事先想到的,有些是預料不及的,而每次我們都是選擇維持下去、活下去。”也正是憑著選擇“活下去”,在合伙人“唐僧”撤資后,“藍調”團隊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成長了起來。
“創業不分大小,卻總有風風雨雨,若沒有逆勢而上的決心,趁早別干。”
蒲縣正茂核桃綜合加工有限公司可謂是該縣屈指可數的大企業,產品核桃露、核桃油暢銷省內外,該公司董事長閆志明從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成為身價千萬的企業家的創業“神話”,讓不少青年創業者驚嘆不已。
然而,談到經驗,閆志明總是謙虛的擺擺手;講到經歷,他卻是頭頭是道。打拼時,一條軍用棉被睡在裝滿貨物車頂的凄涼;逆境時,表面強顏歡笑背后抱頭痛哭的糾結;成長時,扳著指頭數錢的可憐……對于自己的故事,閆志明總結說:“不要被創業的表面現象所迷惑,這路上不缺風雨,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心就別創業。人們都說吃一塹長一智,創業就要買經驗、買教訓,才能成長起來,但有時候我真買不起?!毕鄬τ陂Z志明轟轟烈烈的創業史,洪洞縣恒坤養牛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馮黎峰的創業經歷可謂是平平淡淡。
2009年受經濟危機影響,很多農民工返鄉閑置在家,馮黎峰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干部,非常希望引領村民創業致富、走出困境。
通過外地考察、專家交流、查找資料,馮黎峰在原明姜鎮大學生“村官”養殖實驗基地的基礎上,創辦了洪洞縣恒坤養牛專業合作社。如今已發展了20多家養殖戶,帶動了周邊80余戶村民,年出欄100余頭,繁殖小牛犢30多頭,年盈利20余萬元。
“創業過程中,遇到了方方面面的困難,尤其是學習養殖技術。我曾經到過古縣、忻州、河南、山東等地學習技術,回來后效仿都沒能成功,但是我始終沒有放棄,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摸索和嘗試,最終掌握了養殖技術?!瘪T黎峰在創業中不斷成長并感受快樂。
問及有何創業收獲時,馮黎峰說:“不僅養殖技術和管理知識增長了不少,牛棚出糞、攪拌配料我也樣樣精通?!笔墼琰c的趙二珂、網絡代售黃曉玲……一群青年人在創業的路上前行,他們在收獲希望的同時享受著快樂。(記者 王偉)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