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的解放路像往常一樣繁華,路上車輛彼此有序通過,一輛江淮瑞風救護車向臨汾市人民醫院疾駛而來,沿街車輛、行人紛紛避讓,該車順利駛入醫院停車場。“救護車為什么要故意遮擋號牌。”看著剛剛從身邊疾馳而過的救護車,一位行人的一句話讓路人紛紛議論開來。“救死扶傷的救護車故意遮擋號牌,太不像話。”人們的交通意識逐漸增強,很多人都會為救護車讓路,為什么還要遮擋號牌?”路旁的群眾你一言他一語對該救護車評價,說救護車遮擋號牌實屬不該,記者隨即就此事進行了調查。
9月16日,記者來到臨汾市人民醫院院長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說,這輛救護車絕對不屬于臨汾市人民醫院。“我們醫院并沒有這一車型的救護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臨汾市人民醫院的救護車均有120調度中心統一調配,接到急救電話后,會有隨車急救醫生隨同救護車一同前往,將病人送至醫院后,救護車隨即會返回調度中心。
隨后,記者前往臨汾市急救中心了解情況,120調度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該中心的救護車車身均噴有“臨汾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字樣,而且所有的司機和急救醫生都統一調度,由于救護車在送完病人后都會返回調度中心,所以車內不會懸掛張貼叫車電話等信息。而對于這些不屬于醫院或調度中心的救護車的歸屬問題,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不得而知。
無獨有偶,9月16日上午,記者在臨汾市人民醫院南門對面建行門口停車場看到了這輛江淮瑞風救護車,觀察發現該救護車后牌照依然套著專用車牌套,而車輛前邊懸掛著車牌“晉L77G33”,此時,建行門口的停車場依次停著5輛救護車,雖然品牌車型均不相同,但各車擋風玻璃醒目處均張貼著叫車電話,其中有兩輛車沒有懸掛號牌。與此同時,記者前往臨汾市人民醫院東門馬路對面停車場看到,這里也停著幾輛救護車,車身噴有“急救”字樣,這幾輛車均懸掛著號牌,雖然車內沒有司機,但前擋風玻璃醒目位置同樣留有叫車電話。附近幾名行人告訴記者,這些車平時就停在這里等電話,如果接到叫車電話,他們會迅速趕往病人家中。問及具體的收費標準,很多人表示并不知情。隨后記者撥通了一個救護車的電話,聲稱有一名病人要從臨鋼拉至臨汾市人民醫院需要多少錢,對方回答說僅要“200元”。當記者問及能否開出發票時,對方稱“目前車上沒有發票,如果需要,他隨后可以想辦法提供。”對于大多數市民關心的“是否有隨車醫生”的問題,該救護車司機直截了當地回答說:我們這種車沒有隨車醫生,有隨車醫生的都屬于急救。”該救護車司機告訴記者,我們的車很方便,24小時內隨時可以預約,隨叫隨到。”
被稱史上最嚴厲的“新交規”開始后,故意遮擋號牌將會被一次扣光12分,為什么救護車還敢這樣招搖過市?這些分布在醫院門外的救護車到底歸哪個部門管理?車頂上的警燈從何而來?在平時的運營過程中又該如何規范?記者將繼續關注。(記者 盧凱 張蘊強)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