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郭秀婷 見習記者孫嬌)當下,正是葡萄上市熱季,自釀葡萄酒成為一些市民的最大愛好。但專家稱,自釀葡萄酒未必安全。
“因為我血壓高,醫生建議我適當喝點葡萄酒,可以降低血壓,市場上的葡萄酒又貴而且我覺得不適合我的口味,所以,我每年都會自己釀葡萄酒,久而久之,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今年也不例外。”市民鄭先生說,可是最近,自釀葡萄酒有毒的話題在網上傳的火熱,有許多專家表示,葡萄皮中的果膠在發酵中會分解出甲醇,而且發酵越徹底,甲醇含量越高,這讓我有點擔心。”“自釀葡萄酒,既能品嘗到美酒,又能享受到自己動手的樂趣,何樂而不為?”家住堯都區梅花苑的魏女士認為自己做的沒有添加劑,是最安全的。以前都是自己按照一些土方,然后結合網上流程,自己學著釀酒的,今年是第三年。
她每年會多釀一些送給親朋好友,朋友們都說好喝,沒有什么問題。可是網上傳出自釀葡萄酒,會引發甲醇中毒,讓魏女士有些不安。這些年我糊里糊涂的自學著釀酒,雖說口味比不上廠家生產的,但是自我感覺口味也不錯,真的會甲醇中毒嗎?不是說沒有添加劑會更安全嗎?”隨后,記者隨機走訪了一些市民發現,自釀葡萄酒的以中老年人居多,都是和魏女士一樣的想法,認為自釀的葡萄酒很安全。
“葡萄一定要新鮮,釀的時候最好把皮剝掉。”有著豐富釀酒經驗的張天明是我市一家酒廠負責人,他表示,規模化的企業生產都是使用專業的酵母菌,可以控制發酵過程,而自釀的葡萄酒前期發酵過猛就會出現有害副產物。
張天明說,雖然釀造原理沒有什么不同,但自釀用的一般是鮮葡萄,不是專業的釀酒葡萄,酵母也不是專業的。專業的葡萄酒釀造,需要專業的釀酒葡萄和專用酵母,需要全封閉消毒。不過,只要在釀造前注意挑選原料、仔細清洗,在釀造中把發酵調監控得當,盡量保持低溫發酵,自釀葡萄酒中的甲醇一般不會超標。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