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每年的11月11日已然成為電子商務的狂歡盛宴,隨著“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的臨近,電商大戰即將開始,各大快遞公司也早早開始“招兵買馬”,提升送貨效率抓緊備戰“雙十一”。
電商:刺激消費者預熱節日經濟
為了迎接“雙十一”到來,各大電商線上、線下同步,采取各種優惠促銷活動,刺激消費者,預熱節日經濟。記者打開手機淘寶網,首頁廣告幾乎都是有關“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的優惠活動,不少賣家的店鋪里也都能看到“雙十一優惠券申領”“雙十一紅包搶先占”等活動。據了解,今年很多商家都通過預發優惠券、預售商品的形式來預判當日流量、搶占消費者。據淘寶“天貓”某品牌商鋪的客服人員介紹,該商鋪半個月前就開始推出了“雙十一”預售活動,特供的商品買家只需在10月15日至11月10日之間先交付幾十元的定金,然后在11月14日前將剩余的尾款付清即可完成預售,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緩解“雙十一”當日大批消費者付款的系統壓力,同時也通過預售情況來預判“雙十一”當天的出貨流量,以便做更充足的準備。而另一家商鋪的店主說,今年“雙十一”該店鋪提前一個月就推出了優惠券申領,分別是10元、20元、50元、100元面額的電子優惠券,從“雙十一”零點開始所有商品價格將優惠50%以上,而且買家還可以在已經優惠的價格上享受“滿減”的折上折優惠。
快遞:提前招兵買馬緩解“爆倉”壓力 為了應對“雙十一”,除了電商之外,最有壓力的當屬快遞行業了,為了緩解“雙十一”后的倉庫“爆倉”壓力,各大快遞公司也早早開始“排兵布陣”。我市一家快遞公司在經歷了去年“雙十一”“爆倉”壓力后,今年提前兩個月就開始招兵買馬,擴招了分貨員、配送員、客服人員,并在十月之前為公司換了更大的庫房緩解“雙十一”可能帶來的“爆倉”壓力。該快遞公司負責人介紹,預計“雙十一”的貨量將是平時的2至3倍。走訪中,記者看到,市區多家快遞營業廳都在醒目的位置貼著“招聘快遞員”,“雙十一”臨近而派件人手不夠是不少快遞店老板非常“頭疼”的問題,市區貢院街附近一家快遞店的老板薛先生這兩天正忙著招聘快遞員。薛先生的店里本來有兩名快遞員,上半年的貨量兩個快遞員就夠用了,進入9月以后,快遞行業的旺季來了,兩個快遞員明顯有點送不過來,“現在每個快遞員每天要收發近百件的快件,比上半年翻了一倍,下個月‘雙十一’,預計派件要再翻一倍,所以必須再招聘2至3個快遞員來緩解壓力。”
記者在一些招聘網站上看到,不少快遞公司都發布了招聘快遞員的信息,市區解放路某快遞公司的老板陳先生說,招聘廣告已經發了兩個多月了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人,主要是很多快遞員不能長期堅持下來。據了解,我市各大快遞公司給快遞員提供的薪資通常沒有底薪,而是直接計件,送一件一般在0.8元至2元不等,也就是說,快遞員送的件數越多薪資越多,然而由于快遞行業的特殊性,快遞員們通常沒有節假日,每天拉貨、送件、收件,不是在送貨的路上就是在給客戶打電話,有時遇到催件或是態度不好的客戶難免要受些委屈,時間長了,這種超負荷運轉的工作方式很難長期留住一個快遞員。因此,有些快遞公司在招聘人員時,除了提高薪資,還提供話費補貼、休息、保險等福利,以吸引快遞員的加入。
據“雙十一”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各大電商和快遞公司都已經準備好了,只欠買家這個極具影響力的主角入場了。據了解,不少喜歡網購的消費者已經不再只是一味追求低價,而是在價格實惠的同時,希望產品質量更有保障,購物過程更加輕松、愉快。對于“雙十一”促銷盛宴,有關業內人士表示,近幾年網促惡性的價格戰只會增加商戶的壓力,從而導致一些節前提價、虛假打折、以次充好等現象的惡性循環。對此,建議消費者應合理購物,多搜索,多篩選,尋找有服務保障的商家,以更加理性的心態來面對即將到來的“雙十一”。 記者 白潔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