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消防大隊嗎,這里發生嚴重追尾事故了,造成天然氣泄漏,你們快點過來……”10月31日8時30分左右,安澤縣良馬鄉小關道村附近,一輛拉煤貨車與一輛滿載20噸液化天然氣槽罐車發生追尾事故,造成液態天然氣泄漏。由于事發時車流量較大,情況十分危急,市消防部門接警后,先后調派11輛消防車、50余名消防官兵趕赴現場,經過連續18個小時的緊張處置,險情被徹底排除。
事故發生后,安澤縣消防大隊第一時間接警后,立即派出3車15名官兵趕往現場,并向支隊指揮中心報告請求增援。接到增援請求后,市消防支隊政委張美峰帶領支隊全勤指揮部火速趕赴現場,并第一時間調集洪洞、襄汾、特勤中隊和古縣政府專職隊的7輛消防車、40名官兵趕赴現場處置。
現場,只見貨車車頭與槽罐車罐體尾部緊緊扣在一起,地面四處散落著車體的碎片,液化天然氣槽罐車尾部操作箱內的一處法蘭盤連接處破裂發生泄漏,罐內液態天然氣泄漏至罐體真空層后形成低溫高壓,致使槽罐車罐體后壁和下方公路地面覆蓋上了一層厚厚的冰霜,并發出“呲呲”的響聲。為防止發生次生事故,救援官兵協助交警已對事故路段實施臨時交通管制,并將附近村莊的7位殘疾孤寡老人疏散到安全地帶。
根據現場情況,事故救援組做出作戰部署,第一組官兵鋪設水槍陣地,利用3支開花水槍保護事故車輛分離,盡最大限度降低氣體濃度,防止發生爆炸事故;在相關技術人員對事故車輛周圍可燃氣體濃度探測安全后,第二組官兵在水槍的掩護下,靠近槽罐車偵查確定液化天然氣泄漏點,采取相應措施處置險情;第三組官兵通過3輛35噸供水車從20公里外的縣城向事故現場不間斷供水,確保消防用水充足。
在槽罐車與貨車分離后,救援官兵發現,由于車輛相撞后液化天然氣操作箱因碰撞擠壓嚴重變形,導致一處法蘭盤連接處出現漏氣,無法第一時間進行堵漏。經現場專業技術人員分析研判,必須將事故槽罐車罐體內的液化天然氣放空,才能實施堵漏并轉移事故車輛。為防止發生意外,救援官兵同時使用兩支水槍,對槽罐車泄漏的液態天然氣進行長時間、不間斷地稀釋。在液態天然氣被放空到安全范圍內后,兩名救援官兵利用特殊搶險器材成功堵住泄露點,險情基本排除。
11月1日凌晨3時許,經過消防官兵長達18個小時的奮力救援,險情被安全處置完畢。目前,事故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記者閆璟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