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平米的店面,沒有考究的裝修,沒有正規的廣告牌匾,僅僅在早餐店門外靠著墻壁斜放著一塊黑板,上面用白色粉筆寫著“中介”二字,就開始了上午賣早餐、下午干中介的“混合經營”。市民馬先生就碰上這樣一家中介。
口頭承諾招徠顧客“當時說的一定能給我找到老伴,結果我交了100元,相了兩次親,之后一個月都沒有消息。”1月4日,市民馬先生告訴記者,因為一直單身所以想找個老伴,去年年底他在秦蜀路看到了這家名叫永芳的中介所,發現該店老板人不錯,而且收費價格比附近的中介要便宜50元,并且承諾直到找到滿意的為止。馬先生向中介所交納100元中介費后,中介所于去年11月底至12月初為他介紹了兩個,他都不太中意。這之后 的一個月時間,中介所再也沒有給他介紹過。
元旦過后,馬先生來到永芳中介所,要求該中介退還自己100元的中介費。中介所老板一聽說要求退錢,毫不客氣地表示,這是馬先生不愿意等,不是他們不給介紹對象。想走可以,錢不能退。雖然馬先生多次與對方溝通,但雙方始終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無照中介“混合經營”1月4日下午3時,記者沿著秦蜀路尋找了近兩個小時,最終在一商戶的指引下,才在位于夕陽紅老年公寓斜對面的一家早餐店門外找到一個豎著的中介廣告牌。仔細一看,這是一家賣油條的早餐館,店面門口放著一口炸油條的大鍋,如果不是門口左側的小黑板上用粉筆寫著“房屋出租、房屋介紹”等字樣,人們都不會想到這是一家中介所。記者發現該店不足10平米,四周墻壁并 沒有懸掛中介所的營業執照。
“我們給馬先生找過兩個相親對象,但兩次都沒有成。”該中介所老板介紹道,他們可以再為馬先生介紹,但是他要求退錢是不可能的。當記者詢問該中介所有無營業執照時,老板的臉色略變,稱營業執照正在申請,還沒有批下來。據了解,按照規定,營業執照都要掛在店內醒目位置。
隨后,記者就馬先生的遭遇向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熱線進行了咨詢。該中心工作人員稱,市民前往中介所辦理相親、求職、房屋租賃時,都需要看清對方是否具有相關資質,營業執照等手續是否齊全,在繳納費用時雙方最好能夠提前溝通,就一些可能產生歧義的重點環節進行協商,最好能夠簽訂合同,這樣在維權時也多了一份保障。如果需要維權,可以攜帶好相關票據前往轄區工商所進行投訴維權。
□記者盧凱陳勇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