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1 08:48:26 來源:臨汾新聞網
3月6日,家住濱河西路漪汾花園小區的馬先生致電本報新聞熱線稱,他曾于3月1日在堯豐市場門外一流動攤點購買了價值12元的蘋果,待回家準備食用時,卻發現外表光鮮的蘋果里面卻暗藏玄機——“蘋果外表看起來很好,但切開后里面卻是壞的。”馬先生給壞蘋果拍了幾張照片,準備擇日去找水果商理論。
3月4日,馬先生曾來到堯豐市場找水果商理論,可沒想到對方一口否決曾向馬先生出售過水果。馬先生生氣地說:我一眼就認出了那位水果商,找他只想把事情說清楚,并不是非要讓他賠償。可由于對方當時沒有給我開票,所以人家根本不承認有這回事,還稱我拍攝的不是他家的水果。無奈之余,我只能郁悶地離開。”3月6日,記者隨馬先生再次前往堯豐市場,但找了近20分鐘都沒有找到那位水果商。由于馬先生是在堯豐市場門外購買的蘋果,所以也不能向該市場討要說法。那么,市民遇到類似情況,該如何維權呢?對此,市消協部門表示,由于沒有發票,也找不到銷售商,所以消費者的權益無法得到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