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友們譽為“中國餐飲界三巨頭”的黃燜雞米飯、蘭州拉面、沙縣小吃等,紛紛在臨汾落了戶。尤其是黃燜雞米飯,仿佛一夜之間開遍了大街小巷。這股“新勢力”看似銳不可當,可是只賣一道菜的經營模式能否在市場站住腳,單一的口味又憑怎樣的魅力去吸引顧客?
黃燜雞米飯“瘋了”
記者在某團購網站搜索“黃燜雞米飯”,立即顯示出42個相關團購信息,近20家店鋪“霸占”了市區的大街小巷。臨近山西師范大學西門的一條小道上,就分布了四家不同品牌的黃燜雞米飯。雖然品牌各不相同,但店內所售的菜肴都是一份菜加上一份飯,價格多在16元左右。由于售價實惠,口味大眾,頗受學生們歡迎,每家店鋪的生意都挺紅火。
“黃燜雞米飯又叫香雞煲,濃汁雞煲飯,起源于濟南,是濟南的一道傳統小吃,備受當地人的歡迎。現在市面上的‘黃燜雞’品牌眾多,均稱自家招牌為正宗,但究竟何為正宗,也沒有標準答案。”某黃燜雞品牌代理商劉先生說,不論正宗與否,好吃受歡迎才是最關鍵的。短時間內,臨汾就冒出這么多家黃燜雞米飯,足以見得這道小吃的獨特魅力。”
“一道菜”能火多久
一道菜、一份飯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記者品嘗了信和西路、貢院街、洪家樓南街、科委巷等地的六家黃燜雞米飯后,發現各家的口味大同小異,菜的品質也難分上下。黃燜雞的雞肉與骨頭一剝即離,湯料的濃香浸透在雞肉內,再加上少許辣椒可以算作“美味”,吃起來特別“下飯”。
“黃燜雞應該算是中式快餐,對于我這種趕時間的上班族來說是最佳選擇。而且口感也不錯,雞肉鮮嫩,湯濃味足。”在銀行工作的楊先生是黃燜雞米飯的忠實粉絲,每隔幾天就要吃上一次,黃燜雞雖說好吃,但口味有些單一,常吃會覺得膩。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的午餐選擇面會更廣,黃燜雞不會是唯一的選擇。”黃燜雞米飯迅速風靡臨汾,只賣一道菜”的經營模式能走多遠?要想長盛不衰,僅憑單一的品種、單一的口味來實現有些難。黃燜雞米飯填飽肚子還行,距離真正的美味有些距離。”市民陳女士中肯地說,眼下,同類店鋪太多,顧客多去幾次就沒有新鮮感了,經營者是不是應該想想如何創新。” 黃燜雞米飯如雨后春筍,一夜遍地生根。
“門檻低”恐“惡競爭”
“黃燜雞經營門檻低、成本低、技術含量低,湯料與配料都是由總公司統一發配,制作非常簡便,毫無烹飪經驗的人也能勝任。雖然價位不高,但是見效快、收益佳,才吸引來眾多的加盟者。”信和西路某店老板道出“內幕”,由于投資風險小,這一行的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
不少創業者鐘愛“上手快”的“致富項目”,黃燜雞就成了相對不錯的選擇。可是,相似的店鋪越來越多,不少經營者擔心分散客流、難以“吸金”。有的店鋪尋求突破,推出了“可加菜的黃燜雞”,市民可以自選香菇、豆腐皮、冬瓜、土豆等蔬菜添加其中。有的店鋪對這種做法嗤之以鼻,認為有違“專注一道菜”的初衷。
至于黃燜雞米飯的前景,一些經營者對此沒報多少希望,只想趕緊賺一票走人。“看起來各家生意都說得過去,可是算一算營業額,都有不同程度地減少。加盟店開多了就會引起同行業競爭,造成‘惡性循環’,分散彼此的客源,對顧客也失去了誘惑力。”經營者小劉已經嗅到了“危機”,從長遠角度看,靠著單一菜品還是難以生存,眼下需要考慮的是轉型或者轉行。”(李靜 陳亞楠)
責任編輯: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