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記者 王小庚 實習生 席瑛琪) 為有效化解“群眾打官司難”這一突出問題,市司法局任務分解、責任到人,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目前全市3135個村(社區)共設立法律顧問1983個,完成率達63%,人民群眾進而在法律服務中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公平和正義。
全市司法系統依托法律援助便民服務大廳和“12348”法律援助熱線等平臺,不斷優化法援受理審查程序,實現法援審查、咨詢、受理“一條龍”服務。他們為低保人群、有特殊困難的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印制“法援便民一卡通”,對持卡人免除經濟困難審查,直接辦理援助手續,審查時限從5天縮短為1個工作日,極大提高了工作效能和惠及了受援群眾。公證機構紛紛制定出臺《公證辦理時限制度》,采取限時辦結辦法,減輕群眾負擔,并對特殊困難群眾的公證法律援助實行預約上門法律服務。同時,為切實解決群眾打官司難問題,該局在全市部署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明確市、縣、鄉三級工作責任。市司法局率先啟動了直屬16家法律服務機構對口援助山區貧困縣,簽訂責任書并將任務落實到機構和個人,進一步驅動優質法律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并由6位縣級干部包縣督導,力爭在短期內構建和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全覆蓋服務格局。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