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市市容監察支隊是我市城區城市管理的主要力量之一,管轄區域內主次干道66條,與之相連接的小巷56條,長度達到了70余公里。近年來,各類經營性門店、攤點明顯增多,其中少數民族攤點占到了一定比例,給市容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課題。
翻開支隊的會議記錄本,能夠清晰地看到,針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這一新課題,支隊領導與相關部門協商解決少數民族商戶的經營場所問題,安排各中隊走訪轄區內少數民族經營商戶,與市民族協會協商規范少數民族經營攤點,征求少數民族商戶對市容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學習國家民族政策,了解在臨民族經營戶的民族習慣……以“抓學習、求團結、樹典型、結對子、思穩定、促發展”為主題,堅持將民族團結放在工作首要位置,從促進民族團結大局出發,堅持“用心交流,真誠服務,加強團結,促進管理”的總體思路,全面落實黨的民族政策,不斷改進管理方法,2014年9月,臨汾市市容監察支隊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2015年4月,支隊長鄒宏捷被授予“山西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
協調管理 為少數民族商戶服務
翻開支隊的會議記錄本,能夠清晰地感覺到他們對少數民族經營商戶的支持、理解和重視。支隊領導與相關部門協商解決少數民族商戶的經營場所問題,安排各中隊走訪轄區內少數民族經營商戶,與市民族協會協商規范少數民族經營攤點,征求少數民族商戶對市容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學習國家民族政策,了解在臨民族經營戶的民族習慣。
加強對少數民族流動攤販的管理,保障執法行為的合法合理,維護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是促進民族和諧的前提。為此,市容監察支隊堅持依法合規的原則,根據民族特點、經營類別、民俗風情等分別建檔,注重從外來少數民族中選拔培養素質好、威望高的人員參與自身管理,解決矛盾和問題。
針對社會反映比較強烈的臨街明火燒烤問題,支隊在市區內對169個明火燒烤攤點進行全面改造,安裝了油煙凈化設備,既維護了少數民族群眾利益,也保持了市容市貌整潔。
隊員們經常到少數民族商戶家中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幾乎在每次的工作例會上,都能夠看到他們為解決少數民族經營問題、維護民族團結而付出的艱辛和做出的努力,致使許多當地的攤販都說市容隊員偏心,管理標準不一,甚至有人說:市容隊員絕對拿了少數民族經營攤點的好處,隊員們心中藏著委屈、眼中含著熱淚,還得苦口婆心地做當地經營戶工作,講解民族政策,就是這樣,隊員們還是說“只要能夠得到少數民族攤點經營戶的理解,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就這樣,一個人影響了一片人,一顆心連起了無數心,一個個少數民族經營戶都成了市容管理人員的好朋友,連過去個別不服從管理的少數民族經營人員,現在都開始主動積極支持配合工作。
幫扶解困 深化感情促進團結
實際上,市容隊員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也有一個曲折的過程。那是在一次城市容貌大整治活動中,一些少數民族商戶因為不了解市容管理規定而占道經營,管理人員由于語言差異而無法進行宣傳和溝通,情急之下,對其物品采取了先行登記保存措施。由于民族習慣和地域文化的不同,少數民族商戶們對此深感不滿,他們情緒激動,強烈要求歸還其物品,并有采取過激行為的苗頭,許多隊員認為這些商戶不服從管理,必須責令其寫出書面保證,并進行處罰后再返還其物品,這種認識上的分歧和情緒上的對立使雙方的矛盾很快升級,并有可能進一步激化。
為了避免事態的進一步惡化,支隊長鄒宏捷立即趕往現場,要求隊員立即歸還少數民族商戶的物品。
事后,隊員們很不理解,鄒宏捷就此事召開專題會議,向隊員們講解民族政策、民族習慣,教育隊員們要顧全大局,以人為本,要樹立積極引導、規范少數民族商戶的思想和行為,給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持,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經營環境,用實際行動贏得廣大商戶的理解和支持。
為及時幫助少數民族排憂解難,促進民族團結和管理工作順利開展,上至支隊領導班子,下至轄區管理人員,主動與少數民族經營戶交朋友、結對子,主動與少數民族來臨經營人員促膝長談,與他們做朋友、談家常,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我們每年都會在不同的季節與市民族部門、伊斯蘭協會聯系,一起上門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盡力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盡量為他們安置攤點提供便利,做好幫助購買車票、上門慰問等工作,用溫暖換取了真情,增進了和諧。
有一次正值學校開學,當得知塔里木的孩子因家境拮據而無法湊齊學費時,隊員們慷慨向塔里木自主。雖然錢不多,但用真心換來了他對市容管理工作的理解與支持。
此后,隊員們在對待少數民族商戶的問題上有了新的認識,既注重民族政策又講究方法策略,達到了互相理解、支持與配合的效果。不僅如此,鄒宏捷還安排人員經常深入到少數民族商戶當中,給他們宣傳政策、講解法規,噓寒問暖,久而久之,一個個少數民族經營戶都成了市容隊員的好朋友,并且能夠主動地配合市容隊員搞好城市市容市貌的管理。
如何找到一個民族工作和市容管理工作的最佳結合點,使二者相互統一起來?這是近年來支隊反復研究和思考的新課題。為了盡快完成這一課題,實現市容與繁榮的有機結合,支隊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民族市場的設想。
如今,支隊一班人正在積極奔走,尋找場地,籌措資金……盡管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但他們卻不遺余力地奔波著、忙碌著,他們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著民族團結的大局。
宣傳先行 樹立親民新形象
“民族工作無小事,和諧穩定是大事”。城市市容市貌的管理千頭萬緒,面對的管理對象龐大而復雜,始終處在城市管理的風口浪尖,稍有不甚將會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尤其是面對大量少數民族擺攤設點、經營人員語言交流困難、難管理的問題。
如何實現既維護好民族團結,又能實現管理的目的,這是鄒宏捷2009年被任命為市容監察支隊支隊長就開始思考和破解的問題。上任伊始,鄒宏捷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帶領市容管理隊伍改變過去管理中“生、冷、硬”的管理方式,把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民族基本常識以及民族團結的宣傳教育納入隊員的政治思想教育重點,并貫穿于隊伍管理和行政執法工作的全過程中。期間,支隊先后制作宣傳版面100余塊,印刷散發宣傳單5萬余張,并定期與民族宗教部門,組織公安、工商、伊協、少數民族代表人士參加聯誼會,聘請人大、政協少數民族人士作為支隊的監督員。在此基礎上,鄒宏捷同志經常與少數民族攤點經營戶進行真誠交流、談心,耐心細致地講解市容管理的相關規定,及時了解他們的訴求,堅持把來臨汾經商的少數民族同胞“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贊成不贊成”作為民族工作的標準,教育隊員在執法中時刻保持清醒頭腦,準確把握服務“民族執法以人為本”的精神內涵,牢固樹立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共同文明和諧”的思想,嚴格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尊重少數民族習慣,不要歧視少數民族兄弟;要堅持文明禮貌執法,不要粗暴野蠻執法;要堅持以疏為主、疏堵結合,不要只靠趕、收、罰、取締式執法。不斷改進管理方式,用愛心、真情和服務樹立民族團結的“法治、親民、文明、和諧”市容新形象。 記者 盧凱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