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市民小王說,他一向是單位公認的“好脾氣”,但是今天上班時卻因為一點小事和同事大吵起來。“事情過后,我就對自己的情緒感到很難理解,平時不這樣啊?”和小李有著相同情況的市民李女士也表示,這兩天在家經常無緣無故發脾氣,還特別愛忘事兒,以前不怎么出現這種情況的。
據了解,這是因為天熱“情緒中暑”。
市人民醫院中醫科的賈醫生認為,“情緒中暑”發生后,需要主動從心理上進行調節。他說:“可以想象一下大海、森林等這些能讓人平靜的場景,盡快讓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就是這個道理。”醫生表示,造成“情緒中暑”的內因,歸根結底,還是人體對環境的適應性差。因此,在炎熱的高溫環境中,應盡可能地增加休息時間,并注意飲食調整,增加營養,重視夏季的養生之道。
隨著“三伏天”的來臨,人們會比較容易中暑。市民出行時一定要躲避烈日,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最好涂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而且,中午最好睡上一兩個小時,可使身體各系統得到休息,也是防止中暑的一項好措施。
醫生還向市民推薦了綠豆、西瓜、黃瓜、絲瓜和苦瓜這五種食物減輕“情緒中暑”,同時還表示西瓜雖然可以緩解中暑、發熱、心煩等“情緒中暑”癥狀,但是胃寒的人不可多吃,“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解除自己的‘情緒中暑’,那就必須去當地醫院就診,或者采取休息或者換個環境來改善‘情緒中暑’的癥狀。”記者 李媛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