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山焦焦化廠備煤車間的翻車機崗位作為公司曾經的“不放心崗位”,如今一改往日現場故障率多的狀況,現場管理呈現了新面貌,今年2月份以來,1#、2#翻車機連續安全運行230余天。
成績來之不易,一切皆受益于該車間立足巡檢短板、創新思維,集結干群智慧,開拓職工培訓的新模式。
一
突破以往一味生硬的灌輸方式,轉向對職工崗位知識的靈活引入,該車間將翻車機崗位20余名職工分成2組,通過每月組織開展一次查找崗位“問題標識”競賽活動,掀起了“比崗位巡檢是否規范、比現場死角是否到位、比查出問題是否領先、比業務技能是否熟練”的競賽,要求每名職工進入翻車機現場,在限定的20分鐘內完成“問題標識”查找,并根據查出的問題數量進行排名。
“問題標識”是車間管理者和具有豐富經驗的職工共同的智慧結晶。針對存在的問題點,車間召開會議集體討論確定后作標志,標志設在隱蔽部位,甚至會根據設備運行情況人為設置問題點。
形式新穎的培訓模式,讓職工有了觸動。值班長陳福順說:“這種培訓模式實施以來,職工巡檢由被動變主動,由消極變積極,巡檢到位了,現場跑冒滴漏現象明顯減少了,設備問題得到了控制?!?/p>
競賽活動多次取得第一名的何振雄感慨:“演練與比拼,大家爭先恐后主動學習本領,積極熟悉掌握設備性能,查找問題點。”
二
以前,翻車機崗位問題頻出、故障多發,成為公司的“反面教材”和公司管理的“心結”。今年2月份以來,備煤車間新領導班子迎難而上,多次深入現場查問題,找原因,找準問題關鍵點,在規范職工巡檢、杜絕誤操作、打造精干高效團隊上下工夫。
為尋求一種良好的培訓方法,班子成員、技術員、值班長及班組長多次下現場巡查,研究對策,形成了一套培訓新“雛形”:借用每月一次的隱患排查競賽平臺,對職工進行實際操作培訓,使崗位職工在限定的時間內,通過查找現場隱蔽問題標識,不斷提高業務技能,提升巡檢質量,做到事前預防。
4月份,車間開始廣泛宣傳培訓新理念,并對進行全員業務培訓,使職工從思想上觸動,行動上跟進;6月份,開始在模擬實施,督促職工由“要我巡檢”向“我要巡檢”轉變,多次的模擬實踐,不斷完善了培訓內容與方法;7月份,培訓模式以全新的面孔正式在崗位“亮相”。
三
如今,職工崗位巡檢規范,崗位犄角旮旯不再是“空白”,問題大大減少,設備故障率明顯下降,徹底“治愈”了翻車機管理弊病。翻車機問題不再是領導關注的話題,翻車機崗位也由跨入“放心崗位”行列。
值班長張惠文說:“如今翻車機崗位管理好了,我們不再是救火式的消防兵”;職工李文忠說:“將崗位職工培訓引入隱患排查競賽,培訓形式新穎,促使自己業務知識更細化、更系統、更全面?!?/p>
對這種別出心裁的培訓,大家由衷稱贊。同時,車間重視問題收集與解決,并形成了“職工查問題、問題有反饋、整治且及時”的銜接鏈,激發了職工的能動性,主動參與到翻車機崗位管理中。
6月份以來,1#、2#翻車機崗位職工發現并消除液壓油系統漏點、軌道錯位、螺絲松動、鋼結構裂縫等200余起隱患,處理問題率達到了99%以上,有效保障了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郭慧英)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