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一技傍身,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
6月18日至19日,第五屆全省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山西選拔賽主賽場的各項比賽在太原市山西瀟河國際會展中心場館內進行。大賽現場,全省職業技能人才齊聚一堂,展示著技能人才積極向上、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以及新時代能工巧匠銳意創新、勇攀高峰的時代風采。此次大賽臨汾市共有187人參賽,參加40個項目的比賽,由臨汾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牽頭組織,參賽人數和參賽項目數量均位于全省前列。
厲兵秣馬 “十八般武藝”顯身手
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技術、工業4.0……第五屆全省職業技能大賽上,眾多與新質生產力相關的賽項吸引了眾人關注。這些賽項的設置反映了時代的發展趨勢,展現了我省對新質生產力培育的高度重視,讓本屆大賽亮點紛呈。
在機器人系統集成賽事項目中,臨汾代表隊以出色的表現斬獲一等獎和二等獎。
“回顧整個備賽和參賽的過程,我感受到團隊的力量是無可替代的。帶隊教練幫助我們解決訓練中一個個難題,隊友們相互鼓勵、相互探討、共同進步,這些都是我們取得成績不可或缺的支持和保障。”機器人集成系統賽事項目一等獎獲獎選手、臨汾高級技工學校教師劉成方娓娓道來,“這次比賽不僅是對我們參賽選手的一次鍛煉和提高,更是對我市技工教育教學成果的一次檢驗和展示,我們希望能培養更多的優秀技能人才,讓他們一技在手,一生無憂。”
一顆匠心,不止于創新,更在于用心。
在餐廳服務(中餐)項目賽區,參賽作品“老鸛窩”別具一格,這是臨汾代表隊參賽隊員任建花的作品。“‘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么,槐樹底下老鸛窩’,根祖文化是我本次作品的主題,我想說‘所有的旅行都是出發,到了臨汾咱是回家’,我希望通過大賽平臺宣傳咱臨汾的‘家’文化,誠邀八方游子常回家看看。”任建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有干一行,愛一行的心,我們都會有出彩的未來!”
以賽促教 打造人才成長“試金石”
大賽是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激勵人才的有效平臺,技能在賽場上展示,選手在磨煉中成長,一大批優秀技能人才通過大賽“出圈出彩”。
韓姣有著“三重身份”,作為全省參賽選手代表宣誓,她內心的自豪溢于言表。作為一名人工智能工程技術的參賽選手,她有不安和忐忑,更有期待與憧憬。作為一名臨汾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師,她認為,大賽就像是一個蓄水池,可以為技能人才培養帶來源源不斷的后續動力。
“我希望通過這次大賽,正視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讓我能更好地服務學生。”韓姣坦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帶領更多學生參加類似的職業技能大賽,努力為人工智能工程技術行業發展輸送更多高層次人才。”
無獨有偶,臨汾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李菊同樣把以賽促教當做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健康和社會照護項目比賽現場,指導教師李菊在場外時刻關注場內學生的比賽情況。“我們的參賽選手今天發揮不錯,狀態比平時還要好,該注意的點基本上一個沒落下,看來大賽給了他們壓力,也同樣給了他們動力。”李菊說,“職業技能大賽對于技能人才來說就像是一場大考,抓著‘大考’的時間節點,才能更好地查缺補漏,完善自我,讓自己的技能水平更上一層樓。”
賽展結合 展示技能人才新風采
主賽場開賽期間,各市設置了展示區。在我市的展示區,華翔工匠、晉作古典家具、浮山廚師、鄉寧紫砂、霍州年饃等勞務品牌和展示交流項目悉數亮相。
浮山廚師現場表演刀撥面、浮山燒麥制作,吸引了過往嘉賓選手的目光,大家紛紛駐足了解、品嘗。
浮山廚師是“臨汾技工”系列勞務品牌的一個省級勞務品牌,它的特點是從業人員比較多,技能提升的需求比較大,帶動就業能力特別強。目前,“浮山咥一碗”開辦加盟店102家,帶動就業2000余人。
“大國工匠,非遺傳承”,晉作家具帶頭人是一名非遺傳承人,也是一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技能人才。晉作家具覆蓋磚雕、木雕、古典家具制作等多個領域,目前從業的技能人才13000余人,人均年收入8萬元以上。
“南宜興,北鄉寧”。鄉寧縣不僅有儲量豐富的紫砂礦產,還有高超的紫砂制作工藝,不僅紫砂產品遠銷國內外,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和認可,培訓課程也覆蓋了紫砂制作的各個環節,確保學員能夠全面掌握技藝,提高個人技能的同時還增加了收入。
霍州年饃是“臨汾技工”系列勞務品牌的一個市級勞務品牌,培訓時間短,技能提升快,就業增收效益特別明顯,學員通過5一7天的培訓,就能實現“憑技能在家門口就業”,大大解決當地脫貧勞動力和居家婦女等就業重點群體的就業問題。
華翔工匠是山西華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借助臨汾本地鋼鐵、鑄造等傳統產業優勢,以精密鑄造為核心打造的特色勞務品牌。一方面,該企業運用人社部門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政策大力開展企業職工培訓,提高在崗職工技能水平,另一方面,用足用好人社部門的人才引進政策,吸納全國各地,甚至國外的高技能人才,在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同時,提升了“臨汾技工”勞務品牌的“含金量”……
“臨汾市人社局通過‘培訓+鑒定+就業+服務’的‘四+’培養模式,打造了‘臨汾技工’系列勞務品牌。通過培訓既傳承了像霍州年饃、浮山廚師、晉作家具、鄉寧紫砂制作等傳統工藝,又培養了像華翔工匠這樣的‘高、精、尖’的技能人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業能力建設科工作人員介紹,“‘臨汾技工’勞務品牌既有特色又有深度,同時,我們還特別注重挖掘勞務品牌的就業帶動作用,以高質量的職業技能培訓促進高質量就業,真正實現技能就業、技能增收,為我市實現‘三個努力成為’積蓄人才力量。”
記者 安月琦 任超杰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