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記者 劉文軍) 近日,市司法局、市民政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法律服務 助老護老”行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我市“法律服務 助老護老”行動進行安排部署,以深入貫徹、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強化公共法律服務供給,有力保障廣大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此次行動將聚焦老年人群體公共法律服務需求,重點關注高齡、失能、困難、殘疾等老年人“急難愁盼”的法律問題,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優化相關措施,創新工作方式,針對性開展老年人法治宣傳,多渠道提供公共法律服務,及時化解涉及老年人的矛盾糾紛,有力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切實增強廣大老年人的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方案》要求,一是以平臺服務便老。以市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重點,2024年底前普遍完善休息區、放大鏡、老花鏡、急救藥箱等適老、助老設施,為老年人提供優先辦理通道。法律援助機構、公證機構等積極為老年人享受無障礙環境提供必要條件。
二是以優質服務援老。依法擴大法律援助范圍,遭受虐待、遺棄或者家庭暴力的老年人申請法律援助,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無固定生活來源、接受社會救助、司法救助的老年人申請法律援助,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深入實施“免費法律咨詢和特殊群體法律援助惠民工程”,積極為老年人提供免費法律咨詢;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市域通辦”工作機制,推行優辦快辦,對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預約辦、上門辦、一次辦服務。
三是以專業服務惠老。推進公證減證便民提速行動,縮短老年人辦理委托、遺囑等公證事項的期限,支持對老年人申辦法律關系簡單、事實清楚、證明材料充分的公證事項,做到當日出證。優化老年人意定監護公證服務程序,探索提供意定監護協議、財產提存、遺囑等一體化公證法律服務。指導公證機構與養老機構加強合作,探索打造“公證+養老”服務模式。常態化開展司法鑒定行業“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在依法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為老年人主動提供優先鑒定、上門鑒定、快速鑒定,為困難的老年人主動酌情減免司法鑒定費用。
四是以調解服務助老。將涉老年人婚姻家庭、投資消費、侵權、贍養、監護等矛盾糾紛作為排查化解工作重點,組織動員廣大調解組織和調解員做好涉老年人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鼓勵和支持各地根據需要在具備條件的地區設立養老服務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積極運用調解方式化解養老機構服務糾紛。
五是以公益服務愛老。律師行業把老年人作為公益法律服務的重點服務對象,組織引導廣大律師特別是青年律師積極參與老年人法律服務活動,著力解決好贍養、婚姻、財產繼承、養老服務等老年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法律問題。
六是以普法服務護老。各縣(市、區)及各有關部門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結合“民法典宣傳月”、重陽節等重要時間節點,積極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普法宣傳活動。把學習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相關法律法規納入“法律明白人”培養、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工作中,提高全社會敬老、愛老、護老的法治意識。
據悉,“法律服務 助老護老”行動已列入全國老齡委2024年重點開展的四項實事清單,我市把“法律服務 助老護老”行動作為深化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來抓,建立起部門共同參與、上下協同的老年人權益維護常態工作機制,進一步創新服務舉措,增強服務供給,確保取得實效,展現出新時代法律服務行業“助老惠老護老”良好形象,努力營造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