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近日,在市區鼓樓南大街的非機動車道上,兩名身穿橙色反光背心的施工員正蹲在雨水井口旁,熟練地撬開鑄鐵井蓋,開展清掏作業。
雨水井是確保汛期城市排水主管網暢通運行的第一道“防線”,作用至關重要。為切實提升防汛備汛工作水平,筑牢城市安全防線,連日來,市市政公用服務中心在市區全面開展雨水井的地毯式摸排工作。針對排查中發現的排水設施淤堵、井蓋破損等問題,迅速組織力量進行疏通清淤、修復更換,并嚴格落實防墜落措施,全面整治排澇通道,確保排水系統運行順暢。
在市區五一東路,也有一支清淤小分隊上崗。他們用鐵鉤鉤起雨水箅子,然后用鐵鍬等工具將雨水井內沉積厚厚的污泥、落葉、垃圾等清掏干凈,確保雨水井無雜物、不堵塞、排水暢。同時,在清掏過程中,一旦發現井蓋破損、缺失,井箅子堵塞,防墜網損壞等問題,清淤小分隊會立即安排施工人員進行更換和修復,保障排水設施的正常運行,也為市民出行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市區道路兩側樹多,經常有落葉掉落,雨水箅子被落葉、泥沙等淤積物吸堵,造成排水不暢、多處積水,如不及時清理易造成汛期內澇。”市市政公用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郭峰珍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加強排水設施的日常巡查和維護,確保地下管網及排水設施處于良好狀態,以實際行動提升市區防洪排澇能力。”
為減少清掏工作對市民生活和交通的影響,市市政公用服務中心科學規劃施工時間和順序,采取分段作業、錯峰施工的方式進行作業。同時,在施工路段設置明顯警示標志,提醒過往車輛和行人注意安全。
此次汛期前清掏工作覆蓋市區的大街小巷,重點針對部分市政主干道路、立交區、下穿隧道、學校等排水壓力較大區域的排水管網、下水井。市市政公用服務中心組織專業清淤隊伍,根據現場作業需求,靈活運用多種類型清淤設備,以“人工+機械”“疏通+吸污”“抓掏+人工”等聯合作業方式,對排水管網、下水井進行全方位清理。
截至目前,市市政公用服務中心已完成對市區7條街道300余座雨水井的清掏工作。預計于4月30日前,完成對市區14條街道2000余座排水雨水井的清掏任務,以實際行動提升我市城區防洪排澇能力。
記者 任超杰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