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這是一支思想過硬、技能過硬的隊伍,無論是燃氣搶險中最為“急難險重”之時,還是在春節假期萬家團圓之際,亦或是供氣一線突出的重點難點問題面前,都能看到這支隊伍聞令而動、直面危險、堅守崗位的身影——這就是臨汾燃氣公司管線所黨員突擊隊。
這支隊伍由管線所9名黨員組成,他們在工作中發揚“我是黨員,向我看齊”的精神,以身作則、示范帶頭,真正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燃氣管網的安全穩定運行作出突出貢獻。
黨員就是一面旗
黝黑的涵洞中,寒意襲人,20多厘米深的淤泥讓搶修員每走一步都深陷其中……去年12月6日深夜,位于堯都區劉村鎮的一處高速公路涵洞,管線所對一條發生漏氣的中壓管線進行搶修。
這次的作業環境十分惡劣:一是臨近河道、水位較高,作業坑邊挖邊滲水;二是淤泥嚴重,僅清除作業區域的淤泥就耗費了大量人力時間;三是涉及廣,該管線承擔34個調壓站所帶區域,必須搶進度,保障群眾用氣。
管線所所長、黨員突擊隊隊長郭臨平經過前期實地勘察后,提前做出安排:這次搶險,黨員突擊隊先上!
由于地形環境關系,現場無法使用機械進行開挖。于是,從開挖作業坑開始,黨員突擊隊的黨員們揮舞鐵鍬,一鍬鍬清理淤泥,開挖泥土。
清淤、開挖、搬運設備、焊接管道……所有工序都在刺骨寒風和冰冷的泥水中進行。黨員劉園園說:“我們在現場豎起了黨員突擊隊的旗幟,就是要激勵所有黨員,再苦再難也不能退縮,要對得起黨員這個身份。”
歷經一夜奮戰,在用氣早高峰到來之際,該管線完成搶修,恢復供氣。黨員突擊隊以“黨員就是一面旗”的擔當,有力保障了河西片區數萬群眾的用氣需求。
擔當是底色 敬業是本色
連續8天24小時的全天候監護,時時都有一名黨員現場堅守,3次通宵達旦的搶修,次次都是黨員突擊隊一馬當先……
這是今年3月30日至4月7日,市區鼓樓北大街與河汾一路交叉口的中壓管道搶修作業。
這次漏氣發生在城市主干道,一方面該路段歷經多次改造,地下情況極為復雜,漏點難以確定,另一方面燃氣管線與供熱、供水、雨水、強弱電等其他管網形成多次交叉,作業難度極大。
為了保障安全,管線所組織黨員突擊隊牽頭、全所職工配合進行監護、搶修。郭臨平、劉園園、張琪、王攀峰……8天時間里,每時每刻都有黨員堅守現場,帶隊進行警戒、監護,大家餓了啃干糧、困了睡車里,在搶險作業時不眠不休連軸轉,真正做到了“擔當是底色,敬業是本色”,發揮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從市區840余公里地埋管線的安全運行,到全部閥門和調壓站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再從巡檢、搶修、改造到氣源門站的運行管理,黨員突擊隊沖在一線、守在一線,團結帶領全所職工完成了一項項重大任務。
燃氣是特殊行業,安全標準可謂“嚴苛”。黨員突擊隊帶頭講安全,每一名黨員都是安全“監督員”。他們聚焦人員、設備、管理各個環節,緊盯可能影響安全的每一個因素,及時提出預防措施和要求,確保安全隱患得到閉環管理,為管線所連續多年實現“零事故、零傷害、零損失”的安全目標作出貢獻。
黨徽在胸前 責任記心間
老舊小區燃氣管線改造是城市燃氣改造的重點內容之一,是提高燃氣本質安全的重要舉措。臨汾燃氣公司把民生放首位,接續開展這項工作,三年來累計完成200余個小區的燃氣管線改造。
每次改造都涉及管線碰接作業,全部由管線所承擔。其中,涉及戶數最多、時間要求最緊的工作全部由黨員突擊隊牽頭,黨員們紛紛“亮身份”、作表率,一次次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市區有568座調壓站,每一座調壓站都關乎成千上萬名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氣。管線所發揮黨員作用,制訂了“黨員包設備、包人員、包安全,保運行”的“三包一保”方案,保障了所有調壓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
尤其是在今年3月份臨汾燃氣公司開展的“春檢”工作中,黨員們帶頭對設備進行“體檢”“診治”,查找問題,排查隱患,維修檢修,高效完成“春檢”任務。
每一名黨員都有擔當、能吃苦,一心撲在工作上,每一名黨員都“黨徽在胸前,責任記心間”,為燃氣管網安全兢兢業業,不講得失——這就是臨汾燃氣公司管線所黨員突擊隊,城市供氣事業中一張閃亮的名片。
記者 柴云祥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