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通訊員 李明珠 張棟宏) “種植大棚蔬菜確實掙錢,但早期的投入較高,不過高投入才有高產出嘛。我們這里的大棚都是政府無償給我們搭建的,今年,我要靠種大棚菜‘火’一把。”近日,在大寧縣昕水鎮羅曲村任紅儒家的日光溫室蔬菜大棚內,任紅儒正和家人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談到大棚蔬菜的發展,任紅儒笑盈盈地告訴筆者,這個大棚在2013年種植黃瓜掙了3萬元左右,作為高效設施農業,搞大棚不僅需要較大的投入,還要連片發展,形成一定規模,這樣做有利于先進技術和新品種的平均化,掙錢的把握就更大些。
近年來,大寧縣本著“現代農業抓設施,設施蔬菜上規模”的原則,堅持綠色、特色并重,發展名優產品。他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民主動投入蔬菜發展;通過建設規模化大棚群,配套建設市場、加工、貯運龍頭企業和合作組織,逐步形成種植規模化、裝備現代化、生產標準化、銷售品牌化、經營產業化的格局;建設大型農貿市場和有機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實現沿川萬畝水澆地大棚全覆蓋,建設成為臨汾西山的綠色高效蔬菜基地。
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大棚2400多座,面積達到2000多畝,各類瓜果蔬菜的生產效益連年穩中有升。
責任編輯: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