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益民 周磊) 春回大地萬物蘇,植樹造林正當時。日前,浮山縣圍繞“山增綠、林增效、民增收”的總目標,以創建林業生態縣為抓手,以興林富民為宗旨,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大力實施“六大”工程,在全縣再次掀起了植樹造林的新高潮。據悉,2013年,該縣共完成造林3.85萬畝,今年計劃植樹任務4.05萬畝。
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在生態林業建設中,該縣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支持配套資金,實施了澇洰河流域治理生態工程13000畝。在工程實施中,一是采取公開招投標制,嚴格實行項目法人制、合同制、監理制三項制度。二是明確目標任務,按照作業設計,嚴格進行施工。三是監理員跟班作業,在整地、苗木質量、苗木調運、栽植、管護等環節嚴格把關,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天然林保護封山育林工程。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管理責任書。天保二期管護指標下達后,召開全縣“天保工程”啟動動員會,重新區劃了森林管護區,并與156名護林員簽訂了管護合同和責任書。他們還組織開展了“林地清理整頓”、“綠鋒二號”等專項行動,通過開展對木材流通、加工等環節大規模的明察暗訪活動,清理整頓木材加工企業11家,進一步規范了經營秩序,有效保護了森林資源。此外,該縣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對全縣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區進行重點監測,組織技術人員深入林業重點區進行巡查,嚴格進行苗木檢疫工作。
核桃經濟林工程。多年來,浮山縣一直把發展核桃作為全縣的主導產業來抓,根據其地理特點,選擇梯田地、摞荒地等對發展核桃有潛力的鄉鎮和村莊,統一按照建設高效豐產核桃示范園的標準,統一規劃、統一栽植、統一管護,有效地調整了林業發展結構,提高了林農經濟效益,促進了林業可持續發展。目前全縣共有核桃經濟林12.5萬畝,被省政府確定為核桃經濟林建設重點縣之一。2014年該縣發展核桃經濟林任務為1.5萬畝,畝投資由原來的100元增為350元,極大地調動了社會力量參與發展核桃的積極性,僅東張鄉東張村就將發展核桃2200畝,預計投資132萬元,共需栽植優種核桃6.16萬株。
通道綠化工程。重點實施通鄉公路和鄉村通道綠化工程,針對未綠化的路段,逐步實施,每年確定一段,高標準設計,高起點施工。通道綠化工程項目建設期限三年,由林業局組織設計編制預算,鄉鎮組織與專業施工隊簽訂合同,專業施工隊按設計施工,第一年按標準全面栽植,第二年、第三年進行補植和管護,確保建設一段、成活一段,保存一段、綠化一段。目前,該縣的鄉道綠化率達80%,通過建設綠化工程和實施管護措施,達到通道綠化建設一次成林,一次成景的效果。
園林村綠化工程。按照“擴綠量、增綠地、村整潔、景怡人”的園林村建設總體要求,該縣在各村莊采取多形式、多樹種、多模式的辦法實施園林綠化。今年該縣共實施建設園林綠化32個,做到村外有帶、村中有景,路邊有樹、庭院有果,房前屋后、見縫插綠,達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綠化和建筑協調、景點和環境一致。
堯山森林公園工程。圍繞建設臨汾后花園的目標,該縣挖掘演繹堯文化資源,規劃打造了以堯山為中心,北至933縣道,南至蔡家坡村,西至東環路,東至葛圪塔村的堯山森林公園工程。該工程以堯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活化利用為核心,通過民俗文化融入、休閑農業培育、休閑項目引入,將堯山旅游區打造成為兼具遺產觀光、民俗體驗、生態游憩、鄉村休閑、會議接待、高端度假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城郊型休閑旅游綜合體。今年計劃共投資1000萬元,主要實施堯王像平臺塌陷維修、承天門后的六合橋、登山步道、部分綠化四部分的建設。
責任編輯: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