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田青松 劉靜)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市農業法制工作會議暨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啟動儀式上獲悉:今年,我市農業執法部門將加大執法力度,依法行政,規范執法,出重拳用重典,全面推進農資打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維護正常的農資市場秩序,確保農民權益不受侵害。
嚴格市場準入,狠抓經營主體綜合治理。加強農資生產經營主體資質審查,強化證后監管。對轄區內農資生產經營企業進行全面摸底,對走村串戶流商小販嚴格管控,對有不良記錄的生產經營戶跟蹤監管,對違法農資經營門店全面清查,對違規農資企業嚴肅查處,對無證生產經營小作坊堅決依法取締。
圍繞重點產品,狠抓農資市場專項整治。重點抓好種子、農藥、肥料、農產品等專項整治,查處無證生產經營、套牌侵權、未審先推以及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的違法行為;查處無證生產、改變劑型、添加未登記成分、擴大使用范圍、一證多用、套證或冒證以及生產經營假劣農藥的違法行為,嚴厲查處禁用高劇毒農藥;嚴查有效成分不足、未經登記、假冒偽造登記證以及非法添加農藥的違法行為;重點查處假冒、偽劣、超期和超范圍使用“三品一標”包裝標志等違法行為,加大對蔬菜、水果生產基地的監督檢查。
圍繞重要節點,狠抓農資產品質量抽檢。在春耕、夏播、秋種前等農資購銷高峰期,突出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市場、重點單位的監控,將農資生產經營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種養殖大戶等納入檢測范圍,制訂合理、有效、針對性強的抽檢計劃。加大種子的質量指標,農藥、肥料有效成分以及對所含禁用和未登記成分的監督抽檢,提高抽檢覆蓋率,依法公布檢測結果,共享檢測資源。對抽檢不合格的產品,要追溯制假售假源頭,及時立案查處。
規范職業道德,狠抓企業誠信體系管理。依托“陽光工程”對農資生產經營企業進行培訓,不斷提高農資生產經營者的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水平,促使其依法經營。健全農資備案審查制度,從源頭上杜絕違法違規產品進入市場。支持有實力、信譽度高的農資企業、專業協會創新農資供應模式,積極推動農資連鎖經營、農資直銷及農資配送機制,將優質高效農資直接送到農民手中。探索開展農資企業信用評價機制,不斷完善企業誠信體系管理。
凈化市場環境,狠抓農資產品案件查處。加大對農資產品批發市場、縣鄉農資集散地、流動游販活躍區及案件多發區的排查力度,堅決取締非法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黑窩點、黑作坊。完善農資投訴舉報制度,對群眾投訴舉報的案件,做到“有報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對造成重大農業生產事故、群眾反映強烈的案件,及時成立專案組限期查辦;對涉及犯罪的要及時移送。繼續推行“黑名單”制度,把違法生產經營企業列入“黑名單”重點監控。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