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4月16日下午,家住市區中大街博浩源小區的莊先生告訴記者,前些天,他經朋友介紹,在手機上下載了一款網絡電話,隨后便興致勃勃地給國外的一個朋友打電話,可沒有想到的是,電話倒是免費打出去了,可自此之后,幾乎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垃圾短信。這時,莊先生才明白過來,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泄漏了。
網絡時代的發展,讓即時通話成為了現實,從最初的語音通話,到現在的網絡電話,人們驚嘆地發現,免費微信占領了短信的王國,免費的網絡通話也快要占領手機通信了。“以前經常能接到顯示有‘私人號碼’的電話,剛開始不敢接,后來才知道,那是朋友們用網絡電話打過來的。”莊先生說,網絡電話用的是流量,撥打電話沒有話費,看到這樣的好處,自己也想使用,于是就在朋友的幫助下下載、安裝了一個。
沒有想到的是,剛剛安裝好網絡電話,莊先生就接到了一條短信提示,在使用該網絡電話前,需要上網注冊會員”。莊先生按照提示,登錄網站注冊好了會員,本以為這下可以使用了,可沒有想到,更麻煩的事情來了。“起初是不停地接到人工服務的電話,說邀請我參加什么快捷體驗,接下來就更加離譜,直接接到了黃色網站發來的短信。”莊先生想不通,自己只是注冊了一個會員,為什么就會有那么多的信息找到自己,難道自己的個人信息在撥打網絡電話的同時被第三方掌握了嗎?
4月17日上午,記者就莊先生的遭遇采訪了軟件工程師劉凌。“現在的免費通訊軟件非常流行,不但有手機上使用的,還有電腦上使用的。大體上說,手機上的免費通訊軟件依托的是網絡即時通話技術實現的,因為現在還沒有相關的法規對其進行規范,所以很多不法商販都在打這個軟件的注意。”劉先生說,莊先生個人信息已經泄漏出去了,其實,個人信息泄漏已經算是很常見的事了,需要警惕的是,很多網絡電話軟件,雖然不耗費話費,但卻會大量的使用流量,最后使用者會發現,手機費雖然少了,但流量費卻多了起來。
“建議使用者在日常通話時,最好還是使用傳統的電話服務,免費通訊軟件雖然可以免費打電話,但畢竟漏洞太多,很不安全。”劉先生說。(楊全)
責任編輯:王偉